杨军同志在省青联十届三次常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青春彩云南 发布时间:2014年03月31日
在省青联十届三次常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2014年3月28日)
杨 军
同志们:
刚才,会议通过了指定席位卸职替补确认案,增补了省青联十届委员、常委,圆满完成了各项议程。在此,我代表团省委向为省青联做出积极贡献、刚卸职的青联委员表示崇高的敬意,希望他们一如既往的关心、支持青联工作,并祝在新的岗位上再创辉煌。同时也向新增补的各位常委、委员表示诚挚的祝贺,向奋斗在青联工作一线的各位青联委员表示衷心的感谢。关于2013年工作总结及2014年工作安排,永斌同志作了详尽的报告,我都完全同意。
借此机会,我谈几点想法与大家共勉:
一、要有一种认同意识,真正清楚我们在一个什么样的组织里
这个话题说起来很老套,但部分新当选的同志不一定很清楚,个别老的同志也不一定能说明白,所以简单说几句。
一是要清楚青联的基本属性。全国青联章程规定,全国青联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我国基本人民团体之一,是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为核心力量的各青年团体的联合组织,是我国各族各界青年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这里明确指出了青联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各族各界青年爱国统一战线组织,这个组织区别于一般社会团体的本质属性是党领导下的青年爱国组织,具体来说,就是要把广大青年的呼声、意见、诉求向党和政府反映,把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及时传达到青年中去,在广大青年中传播社会正能量。随着时代的发展,青联工作的指导思想在新的条件下得到了丰富和完善,但“跟党走”的基本要求不能放松。在座的各位都是各行各业的优秀代表,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带头深入青年中宣传政策、了解诉求。
二是要清楚团组织与青联组织的关系。关于共青团与青联的关系问题,以前有人说是一个车上的两个轮子,是齐头并进、缺一不可的关系,也有人说共青团与青联是“杏核和杏肉”关系,认为青联是团的外围组织,团组织发挥核心作用,但要靠青联去联系和团结更多的青年,尤其是不同信仰的青年。实事上,青联《章程》已经回答得很清楚,青联是是以共青团为核心力量的各青年团体的联合组织,这一界定全面回答了共青团与青联的关系。实践证明,党对青联组织的领导总是通过共青团这个主渠道来实施,青联组织也只有以共青团为核心力量,让共青团起领导作用,才能始终保持正确的方向,才能充分调动各团体会员和青联委员的积极性,才能真正履行好基本的职能。这里,简要地插几句,2013年度,团省委在组织青年、引领青年、服务青年、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全年累计建设乡镇直属团组织2.7万个,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建团2134个,“两新”组织建团1484家,建成驻外团组织164个,开展“我的中国梦”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影响青少年达500多万人,帮助14016名青年、59户企业获得贷款8.8亿元,希望工程全年筹款8700多万元,援建希望小学35所,资助大中小学生7363人,共青团希望水窖“1+X”公益活动共筹款2800多万元,援建希望水窖9100多件。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团组织庞大的组织体系和公信力,也离不开青联委员及广大青年的支持。实践证明,团组织是党联系青年群众的主阵地,主力量,在广大青年中具有很强的群众基础,团组织在青联中的领导地位不可否认。
三是要清楚青联组织长期形成的文化。“爱国进步、团结互助、追求卓越、乐于奉献”是青联组织的宝贵精神财富,要努力传承好、弘扬好、发展好青联文化,使青联始终成为委员共同的精神家园。现在社会上有人说青联是“俱乐部”、“聚义厅”、“名利场”,这也许过于片面,但个别现象还是存在。究其原因,是部分同志脱离了广大青年,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进工厂、进军营少了,了解和反映青年的意愿诉求少了,与广大青年的距离拉远了。青联委员是青联组织的细胞,青联委员的作为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青联组织的影响。青联委员要爱国进步,以更大的作为、更优异的成绩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要团结互助,通过学习、展示、交流,在彼此的创业经历和成长轨迹中汲取营养,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要追求卓越,瞄准经济社会发展前沿,积极参与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贡献力量;要乐于奉献,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积极为社会出力、为组织添彩。
二、要有一种服务意识,不断增强青联组织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随着社会利益格局的多元化,青年群体需求的多元化,青联组织在做好统战工作上遇到了新的挑战,我们只有顺时而谋、主动应对,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近年来,省青联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离组织的要求和广大青年的期盼还有差距,青联组织对广大青年的号召力不够强,在与一些民间组织争夺青年阵地中并没有显现出我们的优势。究其原因,关键一点是我们服务不够,接地气不够,把自己挂在空中,开展工作中带有浓厚的行政色彩。现场的每位同志可以做一个测试,默默问自己,自己联系了几个青年,对联系的青年做了些什么,答案在你们自己心中。如果我们解决不好“加入青联为什么?进了青联做什么?将来离开青联留下什么?如何提高青联的服务能力?”等等问题,青联组织的生机和活力、凝聚力和吸引力就无从谈起,青联组织的发展就会令人担忧。
一是在服务广大青年上要多探索。青联组织具有代表性和广泛性,服务青年不只是做一些点上的事情,不只是帮助几个困难学生完成学业、培训几个青年创业就业就可以,而是要真正全方位的知道青年的实际需求,包括青年社交的需求、情感的需求、创新创造的需求等等。现在,我们一谈到联系青年,有人就想到用钱来解决,很少考虑用情来解决,这样下去,青联组织与广大青年的关系将利益化,缺乏一种感情支撑。我们既要做“锦上添花”的事情,也要做“雪中送炭”的事情,把各阶层青年紧紧团结在自己周围。服务青年,首先要分清对象,不搞一刀切,农村地区、边境地区的青年可能更需要的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信息传播、一种励志的激励、一种社会的公平正义,城市失业青年可能更需要的是一种技能技术的培训,回国创业青年可能更需要的是一种牵线搭桥,民间青年社会组织可能更需要的是一种政策上的支持,等等。其次是要结合实际,搞创业就业和公益捐助等活动,不能一窝蜂、不能搞攀比,而要有针对性的进行、注重长期效益,同时也要避免所开展的项目“水土不服”。再次是要收到实效,不能干“雷声大、雨点小”的事情,轰轰烈烈搞个启动仪式,后期工作不积极跟进,答应的事情一拖再拖,最后失信于广大青年。
二是在服务青联委员上要多探索。青联委员可以说是青联真正的主人,青联秘书处是为大家服务的。首先,要真正让青联委员的代表作用得到充分发挥,青联组织要通过青联委员了解更多青年的需求、意见、建议,及时汇总后向党委政府反映,推动相关问题的解决。其次,要关心青联委员自身的发展,为青联委员事业发展牵线搭桥,提供更多的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机会和平台,了解青联委员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以组织名义积极协调解决,把青联组织真正建成和谐温暖的大家庭。再次,要为青联委员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青联委员很多是社会知名人士,是公众人物,要发挥青联的组织优势,加大对优秀青联委员的宣传推广力度,通过宣传他们的成功经验,带动更多的青年奋发成才,促进大批高素质青年人才脱颖而出。
三是在服务大局上要多探索。服务大局除了做好青年创业就业、志愿服务、希望工程、对外交流等常规工作外,还要对当前形势任务具有敏锐的洞察力,结合各自工作找好切入点。当前,国家加快沿边开放步伐,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云南作为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在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中大有可为。按照省委的要求,云南要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门户作用、高地作用、通道作用、先行先试区作用”。发挥好这“四个作用”,离不开云岭青年的加倍努力。青联组织作为各族各界青年的爱国统一战线,应主动承担“一带一路”建设的时代重任。首先是要发挥青联智力密集的优势,组织青联委员围绕“一带一路”建设建言献策,形成一批具有实用价值的研究成果,为党政部门决策提供有益参考。其次是要为“一带一路”建设储备青年人才,将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归国创业人员等群体中的青年人才团结在周围,不断发现、培养、举荐、宣传青年人才,努力推动形成青年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生动局面。再次是要结合“一带一路”建设,打造青联自己的精品项目,以项目活动吸引更多社会资源的参与,实现组织、委员个人、企业、社会的共赢。
三、要有一种担当意识,自觉履行社会责任
以“高远、开放、包容的高原情怀”和“坚定、担当、务实的大山品质”为核心的云南精神,是云南千百年来形成的精神文化内核,生活在这片大地上的我们,应当具有强烈的担当意识,带领广大青年成为爱国的中坚、创业的骨干、学习的先导和道德的楷模,为广大青年做出榜样。
一是要带头修身。修业先修身,修身先修德。失德无以立身,寡德无以服人。青联的属性决定很多工作的开展,要靠感情去联络、靠人格魅力去协调、靠影响力去带动。当前,全社会正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其中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核心要求,贯穿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各方面。青联委员作为广大青年中的佼佼者,要注意自己的言行,时时处处体现自己的高雅水准,把物质财富创造与保持精神追求紧密结合起来,既要看到物质财富创造的现实意义,又要看到无论物质财富如何丰富,物质终究不能完全替代精神的力量,个人成长需要精神力量的支撑与推动,立志做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标兵。
二是要带头实干。实干就是要发扬认真的精神和钉钉子的精神,狠抓落实,从思想上高度重视,从行动上全力以赴,从方法上立足发展,从机制上开拓创新,面对这个困难、那个困难大胆创新、勇于实践、敢于负责。各位经过自身的实干,在不同的领域取得了个人的事业成就,值得赞赏。但是,仅有个人事业的成就还不够,作为青年楷模还要思考如何把个人的成就与履行社会责任结合起来。青年楷模履行社会责任不能简单地认为捐点钱或者参与公益事业,我认为,青年楷模履行社会责任更重要的是通过自己的实干行为,在全社会倡导一种实干精神,带动更多的青年参与进来。今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安徽代表团审议时提出“三严三实”,即“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这虽然是针对党员干部的作风问题提出的,我看对青联委员和广大青年也是适用的,只有平常做到“严”和“实”,我们的人格魅力才能得到展现,事业才能得到顺利发展。
三是要带头奉献。弘扬奉献精神,并不是要求所有人在现阶段都达到更高的道德境界,奉献精神的具体内容和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共产主义的奉献精神,也有爱国主义的奉献精神,还有基于朴素的爱心和同情心的奉献精神,针对不同人的具体特点,可以在不同的层次和程度上,以不同的具体形式来发扬奉献精神。我们正在开展的“做好事做善事做志愿者”、共青团希望水窖“1+X”等活动,就是一种再简单不过的奉献了,带领广大青少年日行一善,做举手之劳的公益活动,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健康社会心态和良好社会氛围。在座的大部分同志都是不同系统或者单位的负责人,如能带领本系统员工积极参与这些活动,传播公益理念,就是最大的奉献。
各位委员、青年朋友们,以青联为家,我们亲密无间,为青联奋斗,我们信心百倍。我们相信,在省青联的带领下,在全体委员的共同努力下,我省青联事业一定会再创辉煌,在实现中国梦“云南篇章”中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最后,祝各位委员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万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