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常委、省委高校工委书记李培就2012年度全省综合考核评价奖励情况对团省委作出重要批示

青春彩云南 发布时间:2013年09月09日

  8月29日,省委常委、省委高校工委书记李培在《中共云南省委办公厅、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2012年度全省综合考核评价奖励情况的通报》上作出重要批示:“在2012年省委、省政府综合考核中,省总工会、省妇联、团省委都取得了好成绩,受到奖励。谨向三个机关的同志表示祝贺,向大家表示感谢。希望在新的工作中继续努力,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及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进一步促进各地区各部门转作风、强服务、抓落实,根据省委省政府相关工作安排,省检查考评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对全省16个州市和80个省直单位进行了综合检查考评。团省委作为综合考评成绩排名前9名的党群部门之一,获得省委省政府的通报表彰。 

 

  2012年,团省委在省委、省政府和团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围绕党政中心工作,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切实做到思想引领不放松、助推发展有载体、服务青年有突破、组织建设显活力,团的各项重点工作和建设取得新进展。 

 

  一、丰富载体、务求实效,坚定青少年理想信念。 

  切实加强我省青少年思想政治建设,做到思想引领不放松,积极探索分类教育引导青年的方式方法,构建以信息网络为代表的影响广泛的新型传媒体系,不断坚定各族青少年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努力构筑强大的精神支柱。一是不断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深入开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活动。结合云南多民族的实际,广泛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深入开展“青春给力桥头堡·跨越发展建功业”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收到意见建议500余条,调研文章近200篇。在大中专学生、农村青年、进城务工青年等群体中广泛开展学习践行“云南精神”系列活动。以纪念建团90周年等活动为契机,广泛开展“我与祖国共奋进”、“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与信仰对话”、“红领巾心向党”、“祖国发展我成长”、“学雷锋”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开展各类青少年基本道德规范教育活动11.4万余次,累计1440万人次参与活动。深入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组织了省委党校团县委书记培训班、中央党校青马工程培训班等,分级分类培训青年骨干。二是继续深化分类引导工作。全面完成对我省大学生、企业青年、进城务工青年和农村青年的分类引导大纲转化工作。编纂《引导·创新·共享——分类引导青年工作典型案例汇编》,全面总结和积极推广全省分类引导青年工作经验。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重点,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组织高校团学干部到井冈山等地开展“寻访红军足迹·传承红色精神”青马工程培训活动。组织全省高校举办“与信仰对话——‘科学发展新成就’千场校园报告会”556场,巡回报告会、形势政策报告会120多场,覆盖学生98万人次。推进学校共青团“红网工程”,组织全省40多万大学生参与“云南精神——青春畅想”大学生微博大赛,点击量近500万次。三是广泛运用新媒体来开展教育引导工作。全面升级改版“云南青年信息网”网站集群,数字云青平台实现从省级到村级的多层级网络化管理,用户达200余万。实现“县县开博”,全省共有团属微博2480个,粉丝总数超过600万。通过微博开展了学习宣传十八大精神、“共话团代会·青春耀云岭”、“紧扣时代脉搏·践行云南精神”、“五年后的家乡”、青联委员在线等一系列微小说、微视频、微话题和微访谈。四是深入推进青年工作理论研究。全省各级团组织共申报立项12个研究课题,6个课题被列为省级研究课题。整理编撰完成《云南青年运动暨团的工作专辑》第一卷。五是深化志愿服务活动。继续开展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深入开展禁毒防艾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弘扬雷锋精神,持续开展党员团员进社区志愿为民服务活动。深入实施扶贫接力计划,选派18名志愿者赴独龙江乡开展志愿服务。积极开展应急志愿服务行动,组建多支应急志愿者队伍投身彝良抗震救灾工作,圆满完成春运、昆明长水国际机场转场运营、昆交会、昆旅会等志愿服务工作。 

 

  二、健全机制、夯实基础,强化基层组织建设。 

  大力加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完善巩固以共青团为核心的青年组织体系,不断深化社会化动员青年的工作载体,全团组织动员青年的能力得到进一步强化。一是坚持党建带团建,为基层组织建设提供制度保障。加大政策落实力度,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切实做好新形势下基层党建带团建工作的意见》。全省各级团组织以党组织“基层组织建设年”为契机,紧跟基层党建步伐,深入开展以“强组织、增活力,创先争优迎接十八大”为主题,以“求突破、重学习、强作风、树形象、促发展”为主线的“创先争优促发展”系列活动为载体,不断将党建带团建的制度安排落到实处。二是落实工作经费,着力构建经费投入长效机制。全力推动乡镇团委每年2万元工作经费的落实。在省委的重视和支持下,团省委和省财政厅于2012年12月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支持和推动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的意见》,确保每个乡镇(街道)团组织每年工作经费不少于2万元,并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相应增加。市、县两级团组织也积极推动相关文件的制定出台,大理、丽江两个州(市)团委和财政局已联合下发了文件。不断深化“边疆团建长廊”工作,给予瑞丽市等 29个县级团委1万元以上的工作经费支持。三是扩大组织有效覆盖,不断夯实共青团工作基础。全省1365个乡镇(街道)完成团组织格局创新工作。大力推进乡镇实体化“大团委”建设工作,共建成乡镇直属团组织28279个,覆盖团员青年157万余人。努力扩大新兴领域组织覆盖,在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建团1976个,非公有制经济团组织建团1641个,新社会组织建团227个。依托各级驻外党组织,强化驻外团工委建设,建立超过150个各级驻外团工委。四是利用换届契机优化结构,加强青联、学联、少先队建设。召开省第十三次团代会,选举产生共青团云南省第十三届委员会。召开省青联十届一次全会,制定《云南省青年联合会组织和工作实施细则(试行)》,不断优化委员结构。完善学生干部培养、选拔、任用机制,省学联的工作更加规范和活跃。召开省第五次少代会,加强少先队辅导员队伍建设,全省16个州(市)、120个县(市、区)均配备配齐总辅导员。五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促进团的事业健康发展。深入开展团干部培训教育,团省委班子成员分别到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云南民族大学等高校为团员青年宣讲党的十八大精神,并与团员青年就人生成长进行交流。在团省委全会、各战线工作部署会、团县委书记培训会、省级青马工程培训班上,团省委班子成员多次为团干部和团员青年讲党课、做培训。青马工程培训班还被纳入省委党校培训的主体班次。认真开展团干部培训教育工作,实施分级分类培训计划,组织团县(市、区)委、非公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和驻外团工委书记等多类培训班,培训各级团干部近300人。选派3名少数民族干部到上海、广州沿海发达地区挂职锻炼,选派3名同志担任新农村建设总队长和指导员,从基层选调2批共34名基层团干到团省委机关挂职锻炼。选派3名正处级干部参加省委党校干部培训班,选派6名年轻干部到浙江大学、井冈山干部学院等地外出学习。探索开展云南青年人才库建设。按照省委和团中央要求,在全省各级团组织中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深入开展作风自查工作,切实加强思想认识,提高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