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教育实践活动 做实青年群众工作

青春彩云南 发布时间:2013年09月09日

共青团云南省委书记  杨军 


 今年,省委常委会在听取工青妇工作汇报时,秦光荣书记指出:“群众工作对象是群众,重点是组织,活动是生命,工作在基层。”在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现活动的背景下,贯彻落实团的十七大精神,共青团云南省委就是要按照省委要求,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扎实做好新形势下的青年群众工作,更加紧密地把青年群众团结起来,凝聚起促进云南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青春力量。

   

  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我们党在新形势下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重大决策,是顺应群众期盼、加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重大部署,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举措,对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对完成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具有重大深远意义。团省委开展好这次教育实践活动,是共青团切实为党做好新形势下的青年群众工作、永葆生机活力的重要保障,对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省第九次党代会和团的十七大精神,围绕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结合云南的实际,明确任务,抓好落实,把青春力量凝聚成推动跨越发展的强大合力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是共青团组织完成党赋予的任务的重要保证。共青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是党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在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方面发挥着特殊作用、承担着重要职责。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保持与青年的密切联系,既是共青团组织性质的必然要求,也是团组织的生命力和根本价值所在。团组织要把教育实践活动与共青团的根本任务和政治责任结合起来,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工作主线,把握住广大青年的脉搏,提高团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扩大团的工作有效覆盖面,不断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心系广大青年、提高工作能力、锤炼优良作风,使团组织成为广大青年遇到困难时想得起、找得到、靠得住的力量,推动共青团事业不断开创新局面。团省委党员干部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开展好教育实践活动,使团组织、团干部与广大青年心连心、手拉手、肩并肩,不断提升为党做好新形势下青年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认真把自身存在的作风问题查一查、摆一摆、改一改,着力解决广大青年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为做好团的工作提供坚强作风保证。 

 

  当前团省委党员干部总体情况是好的,但“四风”问题在我们的干部队伍中确实不同程度地存在,有的还比较严重,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飘”,即不踏实、不深入、人浮于事;“虚”,即不善实干、好大喜功;“懒”,即不思进取、办事拖拉;“散”,即纪律性差、各行其是;“粗”,即粗枝大叶、应付了事;“怯”,即胆小怕事、患得患失;“奢”,即比吃比穿比享受、艰苦奋斗精神缺乏。我们必须看到这些问题的严重性和危害性,如果听任这些不良之风蔓延,势必严重损害团省委的整体战斗力,影响团的形象,最终会损害党的事业。因此,全体党员干部要以敢于亮短揭丑的态度、以无私无畏的勇气,对照中央八项规定,对照党纪团纪,严肃认真地查找“四风”上存在的问题,深入剖析产生问题的原因,认真加以整改,使团干队伍作风状况有一个大的转变,切实提升团干队伍的战斗力。 

 

  团组织要贯彻落实省委指示精神,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首先要做到结合云南共青团工作,深入学习,认真领会。对象是群众,要求各级团组织深刻把握云南青年的时代特征、时代使命,履行职责培育时代新人。重点是组织,要求各级团组织紧跟党建步伐推进团的建设,切实提高覆盖面,汇聚青春力量,服务工作大局。活动是生命,要求各级团组织切实把握青年需求,突出青年主体地位,创新工作手段,服务云岭青年成长成才。工作在基层,要求各级团干部要坚定理想信念,提高工作本领,心系广大青年,锤炼扎实作风,做到眼睛向下、重心下移,活跃基层工作,不断扩大共青团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其次要围绕学习能力有新提升、作风建设有新气象、制度建设有新措施、推动工作有新成效的目标,努力做到“规定动作”做到位,“自选动作”有特色。一是大兴学习之风,既深入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团的业务知识,又有针对性地学习掌握推进工作所需的各种知识;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努力做到问需于青年、问计于基层、问效于社会,探索推进工作的新途径,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大兴实干之风,用“脚”丈量青年的情况,用“心”倾听青年的需求,用“情”服务青年的成长,用实实在在的工作业绩影响青年、凝聚青年、赢得青年。二是密切联系青年,倾听青年心声,从7月起,团省委机关全体干部要确保每月不少于5个工作日,深入一线,体验青年工作生活,交青年友、听青年心、解青年忧。结合“火炬行动”,每位团干部要直接联系一个县级团委、一个企业团委和一个高校团委,联系10名左右基层青年,与青年建立起经常性的沟通联系和朴素真挚的友谊。三是从推动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青年常态化长效化的目标出发,借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有利契机,建立健全团干部直接联系青年机制、畅通青年诉求反映渠道机制、体现青年意愿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团干部作风状况考核评价机制、团的活动效果评价机制、青年访谈机制、青年工作调查研究机制、青年意见建议网络化收集机制等八大制度,进一步完善财务管理、公务接待、会议活动、团干培训、领导干部廉政档案等五大管理规定,以制度化成果巩固活动成效。 

 

  第三是要带领全省各级团组织紧扣省委确定的目标任务和安排部署,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积极做出应有贡献。一是把牢方向,强化引领,汇聚青春正能量。全面深化“我的中国梦”“云南青年志在四方”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我与祖国共奋进、与信仰对话、民族精神代代传等主题教育活动,用富民强滇“云南梦”的生动实践教育鼓舞、吸引凝聚青少年。二是优化品牌、有效保障,营造和谐氛围。以深化共青团希望水窖“1+X”公益活动为契机,引导和带动公益性、慈善性的活动蓬勃发展。深化志愿服务,推动志愿者工作的项目化、规范化、常态化,有效服务社会管理创新。三是搭建平台、激励创业,培植新兴力量。在转变青年就业观念、激发创业激情、提供创业服务等方面做出实效。着力建设培训服务平台,深化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和职业生涯导航设计大赛,深化创业教育。加强与职能部门、金融机构、专业投资机构的合作,切实帮助青年解决创业资金问题。承接创业小额贷款项目,继续做好“贷免扶补”等创业扶持工作。继续开展“云南青年创业省长奖”等评选活动。四是有效覆盖、激发活力,夯实组织基础。坚持党建带团建,不断加强团的自身建设。巩固乡镇(街道)团的组织格局创新和实体化“大团委”建设成果,继续实施“边疆团建长廊”工程。深化非公有制企业、新社会组织团建工作,不断加大农村专业合作社、工业园区、产业聚集区等建团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