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科学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云南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综述

青春彩云南 发布时间:2014年04月14日

    开栏的话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描绘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蓝图、新愿景、新目标,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的科学指南和行动纲领。为了推进我省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省委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制定了贯彻落实中央“决定”精神的意见,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改革性文件和改革举措,全省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情况扎实有序推进各项深化改革工作。本报从今日开始推出“全面深化改革在行动”专栏,报道各地各部门积极行动深化改革取得的新思路、新举措、新进展、新成效和新变化、新气象。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推进‘三公’经费管理公开和财政预决算公开”、“制订教育综合改革方案,大力促进教育公平”、“统筹推进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药品供应、监管体制综合改革”…… 去年底,省委全委会通过的《中共云南省委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意见》中69项政策措施直面改革热点,吹响了云南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

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云岭大地迅速掀起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的热潮,各族群众满怀信心投身改革实践。数月来,省委多次召开会议完善改革框架,明确改革要点,各级各部门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推动工作落实,呈现出凝心聚力议改革、谋改革、抓改革的良好局面。

    凝聚投身改革的信心和决心

去年11月15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刚刚闭幕3天,我省召开领导干部大会传达学习全会精神,会上,省委书记秦光荣强调,要把学习宣传贯彻好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首要政治任务,立即行动起来,树立强烈的机遇意识、进取意识和责任意识,勇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以一往无前的勇气、雷厉风行的气概、披荆斩棘的锐气、抓铁有痕的作风,努力开创云南改革发展新局面。

领导干部大会刚结束,秦光荣又前往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芒市和瑞丽市,深入口岸、企业、村寨和项目现场,进村入户与边疆少数民族群众共同学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并就大家最关心的计划生育、高考、社保、财产、创业、户籍、房产、价格、医疗卫生、司法10个方面的改革政策,作了通俗易懂的解读。

学习领会,凝聚共识。省委通过召开省委常委会议、省领导干部大会、省委中心组理论学习、省委全委会等形式,传达学习全会精神并向省级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及时通报全会精神,最大限度地形成改革共识、凝聚改革力量。全省各级各部门迅速行动,精心组织,周密安排抓好传达学习,把全会精神落实到改革工作中。

新形势下的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场攻坚战,任务艰巨繁重。如何立足云南边疆、民族、山区、贫困四位一体的省情,认真梳理出一系列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问题,找准工作结合点、着力点和突破点,成为了关键环节。

几个月来,省委书记秦光荣、省长李纪恒、省委副书记仇和等省领导多次前往全省多个州市、部门,围绕转方式、调结构,开放型经济,司法改革等重大问题进行调研。云南改革的重点在“时时问需于民,事事问计于民”的过程中更加明晰:全面、坚决、扎实地贯彻好中央确定的改革要点,立足省情,坚持以经济领域改革为牵引,深入推进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为云南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提供内生动力。

    明确各领域改革重点和措施

起跑影响全程,开局决定全局。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开局之年,任务艰巨而繁重,如何认真贯彻好中央要求,扎实推进改革,成为云南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

今年初,省委正式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目前领导小组已召开两次会议,完善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思路,明确了今年的工作要点,提出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重要讲话为指导,始终坚持改革的科学方法,从老百姓最期盼的领域、从制约经济社会发展最突出的问题、从时间表倒排最急迫的事项入手,重点突破,抓紧推进几项社会期盼的重大改革,立行立改。

改革框架搭建完成,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下设的8个改革专项小组和牵头单位迅速行动,对照中央要求,明确了各领域专项改革的时间表、路线图:

经济体制改革专项小组细化今年改革6个重点领域、24项工作和163条具体任务,涉及坚持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创新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等多个方面。

社会体制改革专项小组提出今年将出台严格规范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切实防止司法腐败,依法处理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等6个指导意见或实施办法,健全完善人权保障制度、司法公开制度。

民主法制领域改革专项小组今年将根据中央陆续出台的涉及民主法制领域的改革措施,制定具体落实措施或起草制订配套的地方性法规、措施等,确保中央的各项改革落到实处。

文化教育卫生体制改革专项小组明确今年将深化文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在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上取得突破,积极稳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

开放型经济体制改革专项小组把全力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作为今年的重点之一,提出加快建立链接内外、通江达海、沟通“两洋”的互联互通交通运输体系。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专项小组提出今年将重点抓好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改革,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实施, 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制度试点等工作。

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专项小组提出今年将在建章立制上下功夫,健全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制度,完善决策机制、程序和问责纠错制度,完善和落实领导干部问责制,完善从严管理干部队伍制度体系等。

纪律检查体制改革专项小组明确今年将发挥各级纪委党内监督专门机关作用,构建纪委对同级党委特别是常委会成员进行监督的有效平台。加强对纪委履职不力的责任追究。

在历史的新起点上,我省各项改革的新思路、新举措,在确保落实中央提出的改革任务同时,也反映出云南加快各领域发展的新期待。

    立足实际扎实推进改革实践

成功缘于实干,实干才能兴邦。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各领域改革重点和工作计划的明确,指引着锐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本届省政府任内,行政审批项目保证每年都有削减。”今年全国两会期间,省长李纪恒面对媒体就政府简政放权、转变职能作出承诺。去年省政府把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清理和规范行政审批事项、实行投资项目集中审批、完善政务平台管理作为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的重要内容,全年取消、下放和调整行政审批事项433项,云南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步伐继续走在全国前列。

今年年初举行的省纪委九届四次全会上,8位州、市委书记和省管部门“一把手”向省纪委委员公开述廉,这成为我省“引权入笼”的新尝试。变述职述廉为专项述廉,集中围绕廉政主题发力,我省也由此迈出了健全完善党内监督机制的重要一步。

3月,省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云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调整完善生育政策的决议》中明确,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以生育两个孩子,我省“单独两孩”政策正式落地。

“到2020年我省在冶金、化工、生物医药、能源、旅游、航空、信息等领域培育一批在国内外具有比较优势和市场竞争力的企业,力争10户以上企业进入中国500强,1至2户进入世界500强。”近日,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云南省国有企业改革实施意见》,对我省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作出部署。《意见》明确,将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全面推进国有股权开放性市场化重组,调整优化国有经济布局结构,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通过积极争取,目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已将“云南作为‘一带一路’重要省份”内容写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战略规划(征求意见稿)》。

从利益格局调整,到体制机制创新;从发展方式转型,到注重生态保护。全面深化改革的鼓点催人奋进,必将为云岭大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记者 季征 施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