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奥会让“老青柠”的志愿梦如愿以偿
青春彩云南 发布时间:2014年08月27日
这个盛夏,青柠已经超乎了它作为水果的定义,此刻,它正以全身的姿态摇身变成两万多名志愿者,活跃在南京青奥会的各个角落。在这其中又有两千名的宁外志愿者,今天记者就采访到了自嘲为“老青柠”的李杨,探访他的青奥情结。
“穿上志愿者的衣服就是穿上责任和义务”
“在地铁站,马路上都得时刻注意自己的形象,就怕对不起这身衣服。”面前这个带着羞涩笑容的大男孩就是李杨。正如他所说,在马路上他不乱扔垃圾,不横穿马路,甚至在地铁站几乎不坐着。“我们志愿者就是中国名片,走到哪都要时刻记着自己的形象,任何言行都不代表个人,而是代表着我们大中华,穿上这衣服就是穿上了责任和义务。”他很自豪的拍拍自己的志愿者服装说着。
为了穿上这身服装,李杨是足足等了六年。整个青奥会宁外志愿者只有两千左右,而宿迁市只有十个名额,经过层层筛选,提交简历、面试、老师甄选,这才成就了李杨六年的志愿者之梦。“当时北京奥运会,我还很小,看着电视上那些志愿者感觉很帅!很酷!当时还想着如果有机会也能当回志愿者该多幸福,天公作美,我正好赶上个青奥会,最终还能如愿以偿。”记者打趣问他现在觉得自己帅不帅,“穿上这身衣服的人,都帅!”李杨粲然一笑抬手擦汗,脸上的自豪和幸福更加明显。
宁外志愿者们大多初识,却因为青奥会相聚在一起,成为了并肩工作的伙伴,队友。李杨说每次去馆里工作前都要去一个地方--“志愿者之家”,在那里大家相互检查仪表仪容,一起度过最辛苦,最幸福的时光。
李杨参与为青奥代言活动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易倩婷摄
牺牲时间和精力做这些有意义的事,本身就是一种得到
作为志愿者,付出的不仅仅是精力和汗水,更多是因为家不在南京而错过在家中陪伴父母的时光,“我们一共放了六十天的假,我参加三下乡,然后参加培训班,回家待了十天立刻又赶来这边,感觉还没有陪够父母。但是做志愿者是我六年来的愿望和梦想,父母也说,赶紧去圆你的志愿梦吧”。
一直自居“老青柠”的李杨,记者问他为何这样称呼自己,他说“那天坐在回家的车上接到老师的电话,说我被选上做志愿者,让我准备准备去南京。当时激动的不得了,立刻给家里打电话。发照片说自己是小青柠,我那些同学都在下面留言说你是老青柠,苦等六年终于梦圆了”作为一个准大四学生,除却了实习辛苦,为了青奥,为了圆自己心中的志愿梦,李杨幸福着欢快而来。
这位宁外的“老青柠”李杨,在接受采访之后擦擦脸上的汗水,向青奥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