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团陪伴 暑假爱心托管班陆续开班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19日

暑假伊始,云南省各级团组织联合各单位,以化解家长“看护难”焦虑、为孩子搭建成长舞台为目标,为6至14岁少年儿童提供暑期托管服务,重点覆盖留守儿童、双职工家庭及新就业群体子女,全省将开展600余期“爱心托管班”,目前,各托管班陆续开班。


image.png


团省委、省少工委组织开展“团团陪伴·助力‘双减’”红领巾暑期爱心托管班,为少先队员打造精彩假期。活动聚焦“红领巾爱科学”主题,组织少先队员走进植物基地观察高原植被、分析花草化石,探索生物多样性奥秘;开展农耕实践,通过土壤实验、种植蔬菜等培养科学思维及动手能力。围绕防止意外伤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自然灾害自救教育开设“平安暑期”自护教育课程。以情绪团辅、心理剧排演引导情绪管理,通过定向越野、帐篷搭建、急救实操提升生存技能。托管班以“实践+探索”式学习模式激发儿童潜能,既解决家长看护难题,更助力少先队员在科学启蒙与综合实践中收获成长。


image.png


团昭通市委精心组织开展暑期留守儿童托管服务,覆盖全市各县区,为近4000名儿童提供暖心陪伴。昭阳区组织2552名留守儿童参与30天集中托管,开设"课业辅导+兴趣培养+安全教育"课程;水富市多部门联动,为300余名儿童提供"基础课程+兴趣拓展"服务;盐津县按1:10比例配备志愿者,重点开展心理关怀;镇雄县通过趣味游戏促进儿童融入集体。全市累计招募3000余名志愿者,开设课程100余门,有效解决留守儿童暑期看护难题。团市委将持续深化"爱心托管"品牌,扩大服务覆盖面,为更多儿童创造安全快乐的成长环境。


image.png


团玉溪市委联合各县(市、区)团委、高校及社会组织,精心打造多元化暑期托管服务,丰富少年儿童假期生活。全市开设公益课堂200余门,覆盖留守儿童、双职工家庭子女等群体超1000人次。课程涵盖红色教育、非遗美育、安全自护及兴趣拓展,如元江县“四耳小课堂”传承民族文化,易门县情景剧普及防溺水知识,市青少年宫提供免费书法、跆拳道等课程。活动整合高校志愿者、社会资源300余人,确保服务安全规范,获家长广泛好评。下一步,团市委将持续扩大服务覆盖面,助力青少年全面发展。


image.png


团文山州委聚焦青少年成长需求,创新开展"七彩假期·情暖童心"暑期托管服务,通过特色课程和暖心陪伴,为全州少年儿童打造快乐充实的假期生活。麻栗坡县"少年儿童之家"开设为期20天的公益课堂,精心设计手工制作、音乐欣赏、红色教育等8大类课程,服务20余名留守儿童;丘北县振兴社区创新“一老一小”结对模式,邀请5位退休老干部担任书法绘画导师,带领31名儿童体验传统文化魅力。全州累计开展特色课程50余门,服务少年儿童200余人次,组织大学生志愿者、退休干部等爱心人士100余人参与服务。下一步工作中,团州委将持续整合资源,扩大服务覆盖面,让更多孩子在关爱中快乐成长。


image.png


团景洪市委联合景洪市总工会开展“会暖春芽”暑假爱心托管班。秉持“寓教于乐、寓学于趣”的先进理念,此次托管班聚焦3至12岁的职工子女,为98名孩子精心打造丰富多彩的暑假生活。托管班突破传统模式,特别开设非遗手工、户外实践、体能训练等特色兴趣课程。孩子们在亲手制作非遗作品中感受传统文化魅力,于户外实践中认识自然奥秘,借体能训练强健体魄,在欢乐氛围中探索世界、启迪智慧。


image.png


团华坪县委重点关注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等群体,着力缓解出租车司机、外卖送餐员、快递员、货车司机等新就业形态职工、农民工及乡(镇)、村(社区)基层一线工作人员暑假期间的“带娃难”问题,开展暑假“七彩假期”爱心托管班。来自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青益行·星火拾遗”公益支教团带来了精心设计的课程,涵盖安全教育、科普知识、手工制作、文化艺术等多个领域,内容丰富有趣,让孩子们在轻松氛围中收获知识与快乐,为华坪县少年儿童送上了一份贴心关怀。


image.png


为让孩子们度过一个安全又充实的暑假,团贡山县委积极行动,联合县群团联盟、县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茨开边境派出所及“返家乡”大学生,共同开展暑期关爱活动。活动中,工作人员结合暑期实际,着重围绕防溺水、防性侵、防电信诈骗和交通安全等关键内容,为孩子们上好安全教育课,筑牢安全防线。同时,还贴心地为孩子们提供学习辅导,帮他们巩固知识、解决难题。在多方努力下,孩子们的暑期生活变得既轻松愉快,又收获满满。


编  辑丨胡   娜
审  核丨王薇淇
编  委丨金   树
  丨团省委少年部
投稿邮箱丨41549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