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省委书记杨军到昌宁县大田坝镇开展“挂包帮”“转走访”工作

青春彩云南 发布时间:2015年08月27日

        8月25日至27日,团省委书记杨军一行来到扶贫挂钩联系点昌宁县大田坝镇,开展“挂包帮”“转走访”工作,与大田坝镇的干部群众交流座谈,与困难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

 

 

  杨军一行与大田坝镇干部座谈交流挂钩扶贫工作

 

  25日晚,在大田坝镇镇政府召开的座谈会上,杨军与县、镇、村干部代表座谈,深入了解大田坝全镇扶贫工作情况,听取了大田坝镇新农村工作队队长和昌宁团县委书记汇报扶贫工作开展情况,与各村村委会书记(主任)交流扶贫挂钩工作,一起讨论致贫的原因、研究脱贫的办法。 

  26日一早,杨军一行来到文沧村,先后走进村民杨明、杨金文、罗周林和罗兵家中,每到一家,杨军都仔细询问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详细了解他们的烤烟种植、粮食耕种、经济林收入、老人赡养和子女就学等问题。在得知杨金文的小儿子达到二本录取线,但不愿意上学,放弃了志愿填报之后,杨军反复劝导,读书是农村孩子走出去的最好路子,教育是农村脱贫的根本途径,一定要让孩子继续读书,实现理想。看到罗周林的妻子身带残疾,仍然在勤奋劳作,杨军赶紧走过去搀扶着她,称赞她是自强不息、顽强生活的青年榜样,鼓励她要注意保重身体,继续乐观地经营好自己的生活。看到罗兵一家正在分理烤烟,杨军马上加入进去,边劳动边聊天,汗水与笑声交织萦绕,感情在共同劳作中凝结加深。 

杨军与文沧村村民座谈交流,了解村民家中生产生活情况

 

  26日下午,在文沧村的村民活动室,杨军与村民们一起交流恳谈。他把手机号码告诉大家,让他们有困难和问题时都随时与他联系。他说,团省委挂钩大田坝镇已经二十年,双方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团省委的干部职工一直以来都本着一颗真心,来交朋友、打亲家、办实事。他一一记下贫困村民的意见和建议,逐一予以解答,并表示,会力所能及地提供帮助,为乡亲们解决实际困难。 

  调研中,杨军指出,消除贫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共青团组织要认真贯彻落实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扎实开展“挂包帮”“转走访”活动,要把活动与“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专题教育有效结合、与“团干部如何健康成长”大讨论有机结合。要统筹各支队伍,切实发挥作用,把服务群众体现在基层、工作落实体现在基层、个人能力提升体现在基层、作风转变体现在基层。 

杨军与文沧村村民座谈交流,了解村民家中生产生活情况 

 

  杨军强调,共青团干部要在扶贫挂钩工作中做到挂思想、挂感情、挂服务,就是要真正深入到群众中,了解群众、贴近群众、融入群众,与群众打成一片,为他们脱贫致富出主意、想办法,引导他们养成健康积极向上的生产、生活习惯,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他们良好的精神状态,拿出切实可行的措施,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和支持,圆满实现脱贫摘帽增收的目标。 

  杨军要求,各级共青团组织要把扶贫开发攻坚工作作为服务党政中心、密切群众关系的重要举措,要认真学习贯彻中央、省委有关会议精神,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63686”扶贫工作行动计划,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的社会动员和组织动员优势,找准结合点和切入点,扎实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特别要在社会扶贫方面有所突破,努力探索研究扶贫志愿者工作,继续发挥好希望工程作用,把握好各个时间节点,把挂钩扶贫工作抓牢、做实,为云南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相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