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学联第九次代表大会】团体风采:云南民族大学学生会
青春彩云南 发布时间:2014年12月16日
云南民族大学是一所培养各民族高级专业人才的综合性大学,是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与云南省人民政府共建的省属重点大学。学校坐落于四季如春、风景秀丽的中国昆明,前身是云南民族学院,创建于1951年8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早成立的民族高等院校之一,2003年4月更名为云南民族大学。
经过6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学校现已成为一所学科门类齐全、办学特色鲜明的综合性大学。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10个学科门类,形成了以民族学、社会学、历史学、民族语言文学、东南亚南亚语言文化、化学(民族药)、民族艺术为优势特色,文理并重、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与专业格局。拥有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联合博士点、1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92个二级学科硕士点,8个专业硕士点和78个本科专业。现有14个省级重点学科和优势特色学科,8个国家特色专业,17个省级特色、重点专业。
云南民族大学校学生会是在校党委、省学联领导下,校团委指导帮助下,团结和带领全校各族青年学生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群众组织,是党联系青年学生的桥梁和纽带。
我校学生会坚持“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方针,结合学校实际,遵循青年成长成才的规律,以促进学生德、智、体、能等全面发展为目标,大力加强我校学生会组织的思想政治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作风建设。围绕努力建设良好的校风和学风,积极开展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在促进各族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推进学校改革发展等方面发挥了应用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立足本职,突出优势,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全面提升影响力。
1、紧紧围绕学校党政中心工作,始终围绕服务大局。不断提高服务学校工作大局和服务学生成长成才的能力,夯实学生会发展的坚固根基,在学生工作的开展中提升学生会的地位和影响力。
2、做好自我角色定位,突出优势,坚持差异化发展。在学校、学院和同学结合的利益上多下功夫,为同学成长成才和学校的全面发展做出贡献。发展成为优势突出、差异明显的权威性学生组织。
二、关注社会热点,紧扣时代脉搏,认真学习理论,确保正确方向。
1、关注社会动态,加强理论学习。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牢固树立中国梦的远大理想,保证学生会的正确政治方向,始终不渝地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首位,紧密配合各级党、团组织,积极引导广大同学学习政治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2、坚定信念,奋发向上,发挥学生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充分发挥沟通党政领导和广大同学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带动全校师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3、用正确的理论武装各族青年学生。我校各级学生会组织在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基础上,发挥学生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学生干部带动各族青年牢固树立中国梦的远大理想,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十八大精神的新高潮。
4、将理论付诸于实践。在各类团学活动中以实际行动践行十八大精神,带头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以优良的作风引领广大同学。
三、以加强自身建设为目标,不断强化组织的基层建设,全面建设先进型、学习型、实践型、服务型、和创新型学生会。
1、建设学习型学生组织。组织开展学生党员(保留团籍)教育活动、全院团员的党团理论知识专题学习、爱国主义教育、学风、校风教育等特色教育活动;加强对学生会班子成员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积极推荐学生会干部参加党校、团校学习;定期组织学术科技活动,开展读书、学术讲座等学术活动。
2、建设先进型学生组织。进一步完善学生会章程,健全组织,明确分工,清晰职责。日常管理机制正常运行,规范学生会工作制度,考勤制度、例会制度、财务制度、文档管理制度等,并形成了相应记录。健全干部选拔、考核制度,培养措施具体化,定期开展干部培训班。
3、建设服务型学生组织。积极开展服务广大同学的具体工作、积极开展及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积极参与校学生会维权工作。
4、建设创新型学生组织。工作思想和管理思路上有创新、活动内容和活动形式有创新,强化品牌意识,组织开展校学生会品牌活动。
5、建设实践型学生组织。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文化、体育、艺术、科技竞赛等活动并形成具有专业特色的课外标志活动,使活动有制度、有影响力、有成果。
四、倡导优良学风校风,彰显校园特色,增强校园文化优势
良好的学风、教风、校风是学校的灵魂和生命线,是学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根本保证。一年来,校学生会通过开展“I konw 知识竞赛”、“三早达人”、“公寓文化节”、“女生文化节”等活动,利用学生会以及各种校园文化活动的影响力来感染同学,倡导广大同学自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努力建设和谐的校园环境、良好的学习氛围。
五、树立服务意识,拓宽服务思维,积极开展学生服务工作,进一步贯彻服务宗旨。
1、做好学生服务工作,营造文明校园氛围。服务广大同学学习生活,以培养青年学生关注公益、志愿青春、无私奉献、服务社会为目标,广泛开展学生服务活动。
2、从小处着眼,以实际行动,发挥校学生会的沟通协调作用。在立足于以往维权工作的基础上由被动维权转向了积极维权的方式,主动了解同学们的各方面意见。
六、增进交流互访、提升校学生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重视与在昆高校之间的联系和交流。校学生会切实加强了与省内兄弟学院之间的联系,通过参与和承办在昆高校的各类活动,扩大我校学生组织在省内兄弟院校中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同时,校学生会还注重与其他友谊院校的联系,在接待各大高校友好往来、参与各高校大学生主题活动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