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责任 与爱同行—记“9.16”泥石流灾害中那些坚守的“小红帽”

青春彩云南 发布时间:2015年09月25日

  伸出你的手,初次相识却是朋友;我们是青年志愿者,用奉献共创温馨家园;我们是青年志愿者,用爱心把旗帜铸就;青春似火,青春闪光,青春无悔,青春不朽;青年志愿者,挽起你的手,风雨同舟并肩向前走……  

    

   

    

  昌宁“9.16”山洪泥石流自然灾害发生后,共青团昌宁县委先后组织来自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爱心人士等500余人次志愿者前往漭水、田园两镇三处受灾群众安置点开展志愿服务,帮助受灾群众开展自救,解决生活困难, “小红帽”成为了灾区安置点里的一道风景线。 

 

  “我不是昌宁本地人,但来昌宁也有几年的时间,可以说这是我的第二故乡,看到乡亲们遭受这么大的灾害,家也没有了,看着真难受,我想尽可能的帮助他们,哪怕只是做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情”来自昌宁县气象局的青年志愿者李济均如是说道。灾情发生后他第一时间加入了救灾志愿服务的队伍,并一直在坚持着,每天从清晨到深夜在灾区安置点做着在他口中那些“微不足道”的事情。“你们抬不动,让我来”他总是这样对一起前往开展志愿服务的女同胞说。因为受灾群众多,需要搭建大量帐篷,在需要搬运特别重的物品时他都走在最前面。因做事特别认真卖力,被志愿者们戏称为“小钢炮”。  

 

  

 

  吴镇江,共青团昌宁县委今年刚招募的西部计划大学生地方项目志愿者,听到灾情发生后,想到的就是第一时间联系组织。刚参加工作不久,从小也没吃过什么苦,没日没夜的和大家一起在安置点帮助受灾群众解决生活困难,本来大家担心他可能坚持不了几天,没想到看着有几分“秀气”的他,干起活来一点都不马虎。在卸载救灾物资时大家都让他抬一袋米就够了,他却坚持抬一袋米还拎一桶油。“你们是看不起谁呢”面对大家的关心,他的回应总让人忍俊不禁。他说“正因为我年轻,所以就应该做更多的事情,让灾区群众感受到我们陪伴他们渡过难关的决心,坚定他们面对困难的信心”。

  

   

    

  “我们就不回家住了,万一晚上群众们有什么需要我们也能帮上忙”来自县委610办、县邮政局的志愿者王世平和杨忠奎,在大家协助当地做好当天的安置工作后他们主动提出了留下陪警方值守的申请。为了保障群众的安全,夜里必须轮流有人值班,白天不停的搭建帐篷、搬运救灾物资、消毒、挖排水沟,一天的体力活下来,两人早已疲惫不堪,但他们毅然加入了值班轮守的队伍。他们说“我们没有受过专业训练,不让上前线,但值班又没什么危险,我们能做一样是一样”。  

 

  杨馥霖,来自昌宁县森林公安局的志愿者,因参加事业单位考试体检,本来大家都劝他回去休息调整一下,但直到体检前一晚上他都还和大家一起坚持到最后,第二天体检结束后又立即赶赴安置点和大家冒雨搭建帐篷到深夜。他说“我们一个人能做的事情有限,但我们每一个人做的事情加起来就是无限的,我也想多奉献自己的一点力量,给受灾群众多一点帮助”  

 

   

    

  殷瑾洲,来自昌宁民政局的志愿者,一个温暖、爱笑和她在一起就会被她的快乐感染的女孩子,总自谑说自己是个女汉子,什么重活累活都挑着干。因为工作上的事情太多,周一她必须得回单位上班。其实大家都明白,她是想在有限的时间里能做多一点再多一点的事情,虽然回单位上班但她心系安置点,处理好工作的事情,下午下班她又立即加入到志愿服务的行列。在完成好基本的安置工作后,她积极投入到安抚群众情绪的队伍中,走访群众,给孩子和老人多点陪伴。  

   

    

  “我们来这里就是志愿服务的,有什么工作我们能帮忙的就安排给我们就好,如果办公室忙不过来,没有课或者周末需要加班我都可以过来帮你们”说这些话的是东北大学第十七届研究生支教团的队长侯朋远。在得知灾情后,第一时间和我们取得联系,并组织其他5位支教团成员积极加入志愿服务的队伍,从东北的城市过来,本想他是个在大城市呆惯了的公子哥,坚持不了多久。但没想到搭建帐篷、搬运物资等各种脏、重、累的活做起事来完全不在话下,再辛苦他依然坚持。他说:“虽然来昌宁的时间不长,但这一刻自己就是昌宁人,就应该尽自己的一份力和大家一起共克难关”。 

 

   

    

  “他们是自发来的,干起活来实在是太麻利了,组织有力、行动迅速、说干就干、能吃苦、军事化管理、作风过硬、简直就是专业搭帐篷三十年”这些是大家对来自昌宁恒达汽车修理厂16名志愿者的评价。他们在灾情发生后主动的和共青团昌宁县委取得联系,在得知志愿者比较紧缺后立即组织员工加入到救灾帮扶中。他们说“灾难面前,为家乡受灾群众做点实事才是王道”。

  

   

 

  “尚信置业真的是很有爱心的企业,不但捐款捐物,还到安置点当志愿者帮忙,我是在新城社区那个安置点,因为漭水受灾更为严重,协助新城社区做好基本安置工作后,很多志愿者都被调到漭水去了,那天真的是有点忙不过来,还好有尚信置业公司的工作人员来和我们一起搬运物资、打扫卫生、洗菜、做饭、安抚群众情绪等做好各项后勤保障,而且一直和我们坚持到群众搬进保障房里面,真的是帮了我们大忙”一位负责统筹田园镇新城社区志愿者的工作人员这样说。

  

  他们只是这次昌宁“9.16”山洪泥石流自然灾害志愿服务中的缩影,在本次救灾志愿服务中,还有许许多多志愿者都一直坚守在灾区的后方。他们服务灾区、奉献灾区,以实实际际的行动,践行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帮助灾区群众一起渡过难关。  

     

  灾区安置点,他们是我们最可爱的人——青年志愿者,他们是青年的榜样,他们是团员的骄傲,他们更是我们最可爱的小红帽,这就是当代的80、90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