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青工应做创新型企业的生力军

青春彩云南 发布时间:2012年02月02日

——在红云集团第一期团干部培训班上的讲话

(2006年10月11日)

共青团云南省委副书记 汪 洋

尊敬的集团党委朱副书记、尊敬的青年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在十六届六中全会召开之时,省第八次党代会即将召开之际,迎来了红云集团团员青年培训班,这充分体现了中烟公司、红云集团党政领导对共青团工作的高度重视。在此,我代表共青团云南省委,对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共青团工作的昆明烟厂党政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

借此机会,我讲两层意思:一是对红云集团共青团工作、青年工作的感受和体会,二是与红云集团的广大团员青年共同探讨企业青工应做创新型企业的生力军。

一、对红云集团共青团工作、青年工作的感受和体会

我对红云集团的认识起于云烟:云烟是云南形象的代表、云烟是云南企业的代表、云烟是云南品牌的代表。而对发展中的红云集团感受是:青春的红云、和谐的红云、文化的红云。体会到红云集团的共青团工作是:大企业、大贡献、大团委、大舞台、大作为;青工多、创新多、载体多、特点多、成效多。

希望红云集团的团员青年践行新时期红云共青团员的“十个”标准:熟知业务的骨干者、公司制度的遵守者、红云文化的培育者、红云效益的创造者、红云形象的塑造者、红云改革的支持者、红云管理的参与者、红云青年的表率者、红云新风的引领者、红云稳定的维护者。

希望红云集团团委以企业效益为中心,以青工成才为目标,以创新创效为载体,以青年需求为动力,做一流企业、一流文化、一流青年、一流团委

二、企业青工应做创新型企业的生力军

1、企业应成为创新型国家的推动力量

2005年10月,胡锦涛同志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明确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思想。2006年1月9日,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作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部署。

按照创新型国家的标准,创新型企业应至少具备以下4个基本特征:创新投入高,企业的研发投入占生产总值的比例一般在2%以上;科技进步对企业的贡献率高达70%以上;自主创新能力强,企业技术对外依存度指标通常在30%以下;创新产出高。

在发达国家,自主创新唱主角的都是企业。100多年的世界产业发展史表明,真正起巨大推动作用的技术几乎都来自企业。如汽车领域中的福特,发明了生产流水线;航空领域中的波音,将金属疲劳知识应用于新飞机的开发,使喷气式飞机投入商业化运营;化工领域中的杜邦,发明了尼龙;计算机领域中的微软,发明了视窗操作系统……这些公司都是技术创新中的领头羊。现在,发达国家80%的科研工作是在大企业中完成的。我们国家863计划的1/4、国家973计划的1/3都是由中关村的企业承担科研攻关的。在深圳,90%以上的研发机构在企业,90%以上的研发人员集中在企业,90%以上的研发资金来源于企业,90%以上的职务发明专利出自于企业。2005年,当禽流感疫情在世界范围内接连爆发时,我国于11月自主研发出亚洲第一支H5N1型人用禽流感疫苗。这支疫苗的研制并非出自大学或科研院所,而是出自一家企业——北京科兴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此前,该公司还研制出了全球第一支SARS病毒灭活疫苗、全球第二支甲乙肝联合疫苗,且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它反映出企业越来越成为我国技术领域自主创新的生力军。

2、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目前,我国科技的总体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主要是:关键技术自给率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特别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科技水平还比较低,高新技术产业在整个经济中所占的比例还不高,产业技术的一些关键领域存在着较大的对外技术依赖,不少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产品主要依赖进口;科学研究实力不强,优秀拔尖人才比较匮乏;科技投入不足,体制机制还存在不少弊端。我国国内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企业仅为万分之三。99%的企业没有申请专利,75%的企业没有专职人员从事研发活动,60%的企业没有自己的商标。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在世界49个主要国家中位居第28位,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关键技术自给率低,对外技术依存度达到50%,美国、日本仅为5%左右;我国设备投资有60%以上要靠进口。由于不掌握核心技术,我们不得不将每部国产手机售价的20%、数控机床售价的20%-40%拿出来向国外支付专利费。更何况,涉及国家安全和战略需求的核心技术,花再多的钱也是买不来的。

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就是一部创新的历史。一种企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失去了创新的活力,其生命也就衰竭了。中国企业创新能力的缺失在于企业文化的僵化窒息所致。我国企业文化建设存在五大误区:一是企业文化政工化。二是企业文化形式化。三是企业文化普泛化。四是企业文化外来化。五是企业文化传统化。因此,中国企业文化急需走出“浮”化、“虚”化、“同”化、“西”化、“老”化误区,以新的思考和新的观念探寻今后发展之路,实现企业文化的创新。

海尔至2005年已连续4年获中国企业品牌价值第一的称号。海尔成功的秘诀在于企业文化的不断创新。海尔文化创新的动力是:把人当作主体和目的,一切以人为中心,在企业内部营造了一种尊重人、信任人、关心人、理解人的文化氛围,使每一个主体富有热情、审美特征,积极地、富有责任感地从事创造性的实践活动,把客观的严格的管理制度和人内在的心灵需求和谐、完美地结合起来。强有力的创新文化是取得成功的金科玉律,海尔的成功和它获得的各种各样的荣誉给这一理论以生动的印证。

3、青年在建设创新型企业、创新型国家伟大实践中大有可为

青年引领风气之先、文化之先、科技之先。青春是一个迸发着智慧、活力与创造的季节。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了狭义相对论,那个时候他是25岁;1912年,波尔用量子解释了普朗克方程式提出量子理论,那个时候他27岁,1925年到1926年是量子力学、量子统计学的发展时期,薛定谔37岁成名,海森伯24岁,费米25岁,泡利25岁;1927年,狄拉克完成狄拉克方程式时25岁;1935年,汤川秀树28岁创立了介子理论,建立了核裂基础理论;1942年,费米41岁,做成第一个核反应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新一代的年轻科学家向量子电动力学发起挑战。1945年,朝永振一郎39岁,施温格29岁,费曼29岁完成了电动力学的理论基础。1956年,李政道29岁,杨振宁34岁,创立了宇称不守恒的理论。1957年吴健雄44岁,做了宇称不守恒的试验。盖尔曼35岁时创立夸克理论。1964年格拉肖与温伯格(格拉肖29岁、温伯格34岁)完成了统一电磁作用和弱的作用。1955年,克里克39岁,沃森27岁发现了DNA的双螺旋结构。

青年在建设创新型企业、创新型国家伟大实践中大有可为。在共青团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向全国广大青年提出: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的殷切希望。这就为青年创新提出了殷切希望。各级团组织要注重研究青年在创新型企业、创新型国家建设中发挥作用的方式。用支持鼓励创新的党内文化来培育引领青年文化,支持青年创新。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