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在基层.中国梦——北京青年干部云南调研纪实

青春彩云南 发布时间:2013年09月18日

中央国家机关青年干部到云南省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蹲点调研

    编者按:2008年以来,中央国家机关团工委连续五年开展以“根在基层”为主题的调研实践活动。活动开展以来,中央国家机关广大团员青年深入全国各地农村、学校、工厂、企业等一线开展调查研究,对促进青年干部密切联系群众、实现换位思考、转变工作作风产生了积极效果,得到了各级党政领导的充分认可。今年,云南的两个全国青年文明号单位被选为调研实践点,分别是云南省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和保山市施甸县善洲林场生态文明教育基地,本文主要介绍在云南省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调研的情况。

正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之际,中央国家机关团工委启动了“根在基层·中国梦”中央国家机关青年干部赴滇调研活动。根据活动部署,8月5日至9日,七名来自中央国家机关和云南省直机关的青年干部来到云南省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开展调研实践活动。在云南省第二监狱的积极配合下,调研组成员与监狱基层青年警察全方位接触,通过同工同勤、同吃同住、座谈交流、参观学习、微电影、微访谈、送温暖等方式,开展了蹲点调研、梦想对话、触摸梦想、扶贫济困四个主题活动,调研了行业发展,体验了基层生活,取得了丰硕的调研成果。

转作风,同工同勤同调研

调研组从进入警示教育基地的第一天开始,并与讲解员一同上岗、一同接待参观、一同学习礼仪、一同到食堂吃饭、一同到受教育单位回访、一同到监区走访……。每一位成员都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根在基层”、“同工同勤”不是一句虚话。吃饭与普通警察一样到食堂端大碗,住宿安排在附件的简易招待所,上下班采取自驾、徒步、坐公交的方式进行,这一切都在无声地践行着密切联系群众、转变工作作风的各种规定。为了取得一手资料,他们深入基层一线调查、采访、慰问、座谈,谦虚低调、不走过场、甘当小学生,表现出扎实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精神风貌,给各级各部门和广大警察职工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为安排配合好这次调研任务,省直机关团工委、监狱局政治部、省二监有关部门多次进行实地踩点,反复商讨活动方案,制定了详细的行动计划,并制作了指南手册。首先,细化了每一天的行程与内容,确保各项调研任务得到落实。其次,明确了部门的分工与合作,确保每一项活动都有人落实。第三,结合实际,增加了部分自选动作,确保调研活动更加丰富多彩。在活动过程中,严格遵照中央关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有关要求进行组织。一是简化见面会、总结会议程,领导讲话不照稿子念,大家发言直奔主题,做到开短会、说短话。二是简化接待程序,取消迎来送往,减少陪同人员,既安排得周密细致又显得大方得体。三是避免繁文缛节,设身处地为基层着想,不影响基层工作,不给基层添麻烦。

互体验,触摸梦想齐扬帆

根据安排,调研组深入执法一线进行调研,很多同志是第一次进入监狱的监管场所。整洁的罪犯监舍、宽敞的活动场所、规范的劳动厂房、干净的罪犯食堂给调研组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罪犯文化活动建设成果对他们产生了巨大震撼。在某特殊病犯监区文化宣传栏前,一幅40余名警察笑容头像组成的巨大心形宣传画引起了调研组的兴趣。他们驻足观看,详细咨询,了解了许多警察管理罪犯的感人故事。在之后召开的座谈会上,监区领导详细介绍了监狱实施病犯集中关押、监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大家围绕教育改造、队伍建设等话题展开了热烈讨论。调研组称赞监区敢于第一个吃螃蟹、勇于开拓创新,各项管理工作走在全国同行前列,同时对缓解警察心理压力、预防职业暴露等工作提出了合理化建议,并坦言要把调研意见带回去,多方面呼吁,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加大对特殊病犯的帮助,维护好警察的合法权益。在执法体验过程中,调研组通过拍视频、拍图片等方式,采集了一些反映基层青年警察蓬勃向上的工作、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的音像素材。在监狱深度调研之后,调研组还分别到云南省检察院、云南铜业集团进行广泛调研,多方面触摸各界青年的梦想,相互鼓舞打气,为梦想之舟扬帆起航。

谈梦想,激情对话展风采

经过精心安排,调研组成员和省二监青年警察代表利用一下午的时间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对话。围绕“我的青春与中国梦”主题,来自中央国家机关团工委的魏浩阳侃侃而谈,结合个人学习经历和共青团工作给大家上了一堂“微型团课”。之后,一部省二监团委制作的视频《致我正在经历的青春》让大家打开了交流的话匣子。中层干部代表刘辉、何瑞麟结合个人岗位,叙述了坚守与奉献的青春故事,再次表明了忠诚于党的监狱事业的无悔选择。青年警察万丹青表示,自己愿做一颗小小的“螺丝钉”,把青春贡献在平凡的岗位上、哪怕直至耗尽……。在认真聆听记录每位警察的发言后,调研组成员有感而发,纷纷结合这次调研活动谈了自己的心得体会。来自最高人民检察院的王猛副处长分享了自己“大学—部队—转业—中央机关”的成长历程,并就青年成长提出了四点建议:爱岗敬业,勇于担当;不断学习,点滴积累;锻炼情商,提高素质;保持心态,乐观向上。他丰富的工作经历和朴实无华的语言,激起现场人员的极大兴趣,大家纷纷与他交流,现场一时高潮迭起,一度热闹非凡。来自国家工商总局的杨晓芳语出惊人,犀利的观点、独特的视角,成为在场同龄人津津乐道的话题,她最后用一句出自北大母校的话与大家共勉“我们怎样,中国的未来就怎样,世界的未来也就怎样”。思维的交流与碰撞产生无数的火花,无不彰显着青年一代的责任与追求,我们无论来自哪里、走向何方,都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送温暖,扶贫济困显真情

调研期间,调研组听说一名青年警察林某家庭突遇困难,妻子早产大出血,孩子出生后一直住在重症监护室,已支付医疗费9万余元。小林夫妇老家远在省外,双方家庭条件一般,在昆无亲无故,面对经济、生活、工作各方面的压力,全家陷入困境。得知这一情况后调研组立即赶往医院看望,他们拉着小林的手,鼓励他要充满信心战胜困难,并现场捐赠了2000元慰问金。来自国家环保部的陈洪波一直在小林身边叮嘱:“我曾亲眼看到这样情况的孩子长大后十分健康,关键现阶段你要有信心有毅力,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临别时,调研组一行人纷纷鼓励小林“兄弟,加油!”如同一缕沁人心脾的春风,来自北京青年干部的问候,来自中央国家机关的关怀,给困境中的小林送去了温暖的慰藉,精神上受到极大鼓舞。当日,省二监工会、团委向广大警察职工、青年团员们发出倡议,汇集全狱爱心和力量,帮助小林一家走出困境。经了解,截至发稿之日,全狱警察职工捐款已逾十万余元。

齐奋斗,我与祖国共奋进

通过调研实践,参与活动的双方人员转变角色、换位思考,了解彼此工作,拓宽了视野,增加了交流与互信。基地担任讲解的青年警察,表面看似非常光鲜,其实工作实属不易,台上一分钟台下要付出很多努力。来自省检察院的饶巾艺深有感触的说“跟随讲解员工作两小时,腰都站直了,脚也走酸了,她们每天还要微笑、讲解、回答提问、操作声光电、维持现场秩序,在她们美丽光环的背后,其实挺不容易……”。来自省环保厅的薛寒锋则对监狱工作高度认可,他认为“监狱管理井井有条,工作非常规范”、“监狱领导讲话很有水平,处处充满人生哲理,很像大学里的老师”、“警示教育基地的女警察气质典雅,内涵深厚,很有明星的范”。来自省工商管理局的孙凌杰则对人民警察充满了深深的敬意,他评价“监狱警察守着炸药包、火山口,甘于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同时追求理想、热爱生活、充满激情”。而调研组成员谦虚谨慎,为人低调,“没有架子”、“听从安排”、“不懂就问”、“上下班很守时”,这是基地女警对他们的一致评价。整个调研活动中,他们不显山不露水,不以毕业于名牌大学而自居,不以来自中央国家机关而自傲,他们工作踏实,经验丰富,思维敏捷,视野开阔。回到北京后,调研组整理了一组访谈材料,末尾有这样一段评价“监狱人民警察是新时期中国最可爱的人,他们的青春在岗位上闪光,他们用自己的事迹告诉我们,每个人都尽最大努力做好身边每件小事,做一个善良正直的人,一个个再普通不过的梦想,构成了对未来更幸福、安定、和谐生活的憧憬与期望,汇集起来就是我们的中国梦”。

 编者注:云南省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坐落于云南省第二监狱行政办公区内,占地面积18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600平方米,于2007年7月1日建成对外展出。基地现有工作人员15名,13名为女性,平均年龄27岁。截止2012年底,先后接待了来自全国、全省1634个单位10万余人次参观,是云南监狱的一扇窗口。2010年4月被中纪委监察部命名为第一批全国廉政教育基地,2010年5月被全国总工会命名为五一巾帼标兵岗,2011年5月被团中央命名为全国青年文明号。

 

深入监区一线调研

与监狱领导交流

与青年警察交流

慰问特困青年警察

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