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资源 项目联动求发展

青春彩云南 发布时间:2012年02月02日

澄江县地处滇中,位于云南省东南面。龙街镇位于澄江县坝子西部,抚仙湖畔,距县城3公里,是澄江县最大的一个乡镇。下辖13个村民委员会,109个自然村,11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50165人。澄江县龙街青年中心有会员38人。中心成立了龙街镇青年农民专业技术协会,下设青年经纪人、种植、养殖3个协会。其中:种植协会又分为花卉协会、果林协会和蔬菜协会;养殖协会分为养猪协会和养鸡协会。同时创建了青年文化活动室,内设图书室,电脑室,全天向读者开放。在龙街镇政府大院内开辟了青年中心文体活动场所,配备各种体育器材,定期举办各种文体活动。

澄江县龙街青年中心充分整合资源,狠抓项目建设,通过实施保护母亲河项目、推广科技示范项目、开展乡村青年文化项目,以项目联动推动中心工作发展,切实为农村青年增收成才服务。

抓亮点:实施保护母亲河项目

1、生态监护项目

青年中心响应上级“保护母亲湖、建设生态澄江”的号召,开展“天天环保、革除陋习”、“1帮5”和“1助1”等具体实效的环保活动,在团县委建立保护母亲河生态监护站的同时成立了龙街镇保护母亲河生态监护点。从全镇入湖河道区域村委会招募了环保志愿者26名,通过每一个志愿者联系帮教5户村民改变不良生活习惯,遏制湖水污染源,促使环保观念深入人心,让当地居民参与环保,树立“环保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的意识。同时,中心还制定了一套完整的奖惩机制,对志愿者的工作进行规范,提高志愿者的工作热情和服务的效率与质量。

2、垃圾分类处理项目

青年中心为进一步拓展环保活动,针对当前龙街镇环境卫生脏乱差的现象开展了垃圾分类项目。目前,澄江五中和龙街小学已经开始实施垃圾分类处理,对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废电池、生活垃圾等进行分类处理。既可以减少焚烧等带来的大气污染,又能按类别回收资源,循环再用,保护资源和环境。同时,通过对校园的宣传,可以从小培养青少年的环保意识,进而在全社会对环保的责任感达成共识。

3、有机肥堆捂项目

龙街镇共有耕地面积35159亩,按亩产出稻草1.2吨计算,全镇大春和小春可产出秸梗作物6000多吨。这些秸梗大部分都被农民焚烧,既严重污染了空气,又产生了交通安全隐患,还使大量的农家肥浪费。针对这种情况,龙街镇青年中心与环保部门联合,开展有机肥堆捂项目。通过青年的示范带头作用,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科学利用秸梗,带动全镇农户改变传统的秸梗处理方式。首先,向农户给予适当的补助,按每亩30元的标准给予补助。要求农户在种植秸梗类作物的农田里挖出一个3-5立方米的发酵池,对秸梗进行发酵处理成农家肥,用于改变土壤的肥力和结构,促进粮食作物的增产增收。同时,农家肥的充分利用还可以减少化肥的使用量,从源头上防污、治污。

重科技:推广科技示范项目

龙街青年中心依托青年经纪人、种植、养殖三个协会,以现代电子信息技术为主要服务手段,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室,为会员提供科技培训和市场信息等多种服务,为青年创业提供了一个交流合作的阵地。中心根据会员需求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相关方面科技培训,为农村青年提供无偿服务人均50个小时以上。举办计算机知识、种植技术、养殖技术、现代市场营销等各种专业培训18期,培训青年2800人次;举办科技下乡活动5期,培养了张冬艳、秦文斌等17户养殖青年和李宏云、白家喜等4户种植青年为青年科技致富带头人。

显特色:开展乡村文化项目

青年中心一是积极探索青年喜闻乐见和易于接受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手段,利用中心多媒体教室设备、图书室、电脑室等现有资源,针对广大团员青年关心的问题和渴求的知识,开办远程教育,组织心理健康培训、婚姻家庭培训、法律知识培训、网络知识培训共38场次,培训人员达3500人次。举办专题报告会、咨询交流会6场。充分利用互联网引导青年多学习,服务青年成长成才;二是利用节假日,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在“五四”青年节、元旦、春节等重大节日招募一批爱好文艺的青年志愿者,充分发挥他们的文艺才能,自编自导一批精彩的剧目到各个村委会和厂矿巡回演出20余场。并在村委会、企事业单位和学校举办一些有益健康的篮球和乒乓球等体育比赛,以此丰富农村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