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为本 服务为基 引导青年走致富之路

青春彩云南 发布时间:2012年02月02日

隆阳区河图镇位于保山坝中部,保山城郊,距市中心5公里。全镇总面积167平方公里,辖19个村委会,全镇总人口达9万余人,其中28岁以下青年18753人。共青团河图镇委员会下设22个团总支,90个团支部,全镇团员5694人,团青比例为30.36%。

河图青年中心位于距镇中心1.5公里的金竹林村委会田心王自然村。自中心成立以来,中心结合实际,大胆尝试,打造品牌,创出特色,加快把青年中心建设成为农村基层团组织强有力的服务平台,引导广大农村青年走上致富之路。

协会唱戏 打造品牌

中心自成立以来,不断建立健全组织机构,注重打造中心活动品牌,现已成立草席编织协会、青年洞经协会、武术协会、青年经纪人协会等,并吸纳老年协会作为中心团体会员。

根据河图镇是水稻主产区,所产稻草质优、量大的特点,草席编织协会积极发展草席编织产业,年编织草席30多万张,产值达40多万元,实现人均纯收入近1000元,拓宽了农民增收创收渠道。

保山市处于永昌、哀牢文化的交汇叠合部,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青年洞经协会也就在这种文化背景下蕴育而生。经过反复排练,认真准备,协会分别在中秋、重阳节等中国传统节日将洞经音乐带进了乡村,为广大村民进行洞经弹唱表演累计达1000多人次。

武术协会则紧紧结合中国武术文化源远流长,对广大村民中的武术爱好者进行武术培训,先后三次举办武术培训班,培训人数达130多人。为村民进行各类武术表演近20多次。

通过协会活动的积极开展,不仅传承和弘扬了传统民族文化,促进了乡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同时也打造了中心协会的良好品牌,有效地宣传了青年中心,使青年中心的影响力和辐射作用不断增强。

结合实际,服务青年

结合农村实际,由中心牵头,镇团委与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在中心举办了多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农业技术知识的讲座。如亚麻种植、蚕桑养殖、禽流感防治等培训班,培训农村青年达150人次。并通过中心牵头,组织广大青年异地学习水稻种植、反季节蔬菜、无公害莲藕种植、科学养蚕的经验。以上活动为农村青年学习科技,增强科学种植意识起到引导和推动作用。同时,这些讲座和培训班的及时开展,为农村青年学习科技,增强科技意识,促进农民增收致富起到积极作用。

鉴于保山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青年中心与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所联合举办了有关计划生育、拒绝毒品、预防艾滋病方面的知识讲座,通过讲座的开展,极大地提高了广大农村青年珍爱生命、卫生意识。同时青年中心发挥凝聚青年、服务广大农户的作用。在人才互动上紧紧围绕“促进农村青年转移就业工作”,大力解决农村青年的就业问题,积极配合镇劳动保障所等有关部门大力开展农村青年劳务输出活动,推进农村青年转移就业。

重视学习 提高素质

青年中心利用中心软、硬件设施,引导农村青年积极学习,利用文化活动室、学习培训室、图书、报刊、影像资料、电视、VCD、广播等设备积极引导农村青年读书、看报、观看事实要闻。许多到中心学习的青年说道:“走进来有收获,走出去还进来!”。在10月12日我国“神舟六号”航天飞机发射电视转播现场,中心组织了全体会员和农村部分青年观看。许多青年表示,自己因祖国的进步,备感自豪!

心系“三农” 锻炼自我

农村青年中心的建设是农村团组织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创新工作思路、工作方式和自身建设的积极探索。中心为结合农村实际,根据镇党委安排,中心负责人于8月份深入河图镇沈官、红庙等村委会了解和学习农村工作的方式方法;于9月份深入青阳村委会对蚕桑产业、青阳水果厂进行调查并撰写《关于青阳村委会发展蚕桑产业的调查报告》;于10月份对河图镇辖区内无公害莲藕种植基地、大棚反季蔬菜种植、万亩水稻种植示范基地进行参观学习,到农村小学参观调查教育现状,并根据党委要求,组织中心党员负责人为困难党员捐资捐物献爱心,并深入困难党员家中探望。

主动出击 大力宣传

在青年中心建设工作中,镇团委将增强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组织团干部培训班、理论研讨会等形式认真学习有关精神,对青年中心建设工作进行大讨论。借助青年中心是农村青年集中阵地的优势,开辟青年中心建设宣传渠道,采取“上街下村”的方法张贴标语、发放宣传单,采用农村青年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多种形式,全方位、多层次的向社会各界广泛宣传青年中心的职能、内容,树立青年中心形象,传播青年中心文化,力求形成社会关注青年中心建设、支持青年中心发展的良好氛围和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