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响新农村建设的青春之歌
青春彩云南 发布时间:2011年10月08日
“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以培养和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村青年为根本任务,以竭诚服务农村青年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农村基层团组织建设为保障,构建统筹城乡、协同推进的长效机制,开创农村共青团工作新局面。”团州委书记吕兵开门见山地说。
为使团省委号召开展的“青春建功新农村”活动不断向纵深发展,去年,团州委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字方针,开展了有各界青年参加的“青春建功新农村”座谈会,广泛征求社会各界青年的意见和建议,并深入农村广泛开展调研。在此基础上,团州委决定开展以“打造新环境、培育新青年、促进新发展、构建新机制”为目标的“青春建功新农村”活动,积极动员和组织广大青少年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广大农村实现了共青团员和青年工作的新发展。
服务推动 为农村青年增长才能搭平台
针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团州委进行了深入调研,找准了团员、青年在农村经济发展工作中的位置和开展工作的切入点,开展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活动,为农村团员、青年增长才能搭建了平台,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去年,团州委根据实际,建立了有专家150余人的“支持农村创业专家库”,并积极组织“专家库”成员深入到开远市羊街乡红土村花卉基地、屏边县湾塘乡朝天辣种植基地等共青团科技示范基地进行技术指导,为农户讲解烤烟、板栗、果树、花卉种植和水产、畜牧养殖等知识。
在深入了解创业青年科技需求的基础上,团州委邀请州内外专家深入到各县市,为广大农村群众提供创业咨询、指导经营销售、创业讲座与辅导等服务活动。全州各级团组织也大力实施农村青年转移就业计划,加强与生产、销售、流通等行业的联系,签订劳务输出合同,举办供需见面会,建立劳务中介组织,开展城乡劳动力互动对接行动,建立农村青年劳务信息服务窗口,多方面多角度地为农村青年创业就业提供机遇,初步建成了规范的劳务互动体系。
同时,各县市团委还开展了一系列培训活动。元阳、红河等县市团委利用农闲期间,深入村寨发动青年进城务工,开展“农村青年转移就业服务月”等活动,并与农业部门、大中专院校配合,实施农村青年就业培训计划,累计开展各类中长期培训30余期;开远市羊街乡、金平县金水河镇等基层团组织结合企业用工需求建立了培训基地。现在,全州已有农村青年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基地52个,已培训输出13000余名农村青年。
加强农村青年中心建设。2006年,全州共新建8个农村青年中心,并在青年中心成立种植养殖协会,为会员提供培训、引进资金、引进优质农业种植品种和养殖品种、引进技术、收集农产品销售信息、发展订单农业。弥勒县盘龙村委会在农村青年中心成立“草莓、药材协会”,组织会员举办种植技术培训班,引进草莓新品种,团结广大青年和草莓种植户开展各种技术、信息交流,为协会会员协调种苗,协会班子还多次到外地了解市场,联系销路。协会现已成为服务青年、促进增收的重要载体。
示范带动 为农村经济发展树立青年典型
在“青春建功新农村”活动中,全州各级团委组织坚持“示范带动,典型引路,以点带面,全面铺开”的思路,注重建示范,树典型,开展了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创建活动、“百名团干部助新村”工程和一系列评选表彰活动。
团州委率先在个旧市鸡街镇包家庄村委会富家营村民小组建设州级示范村。之后,向州委、州政府领导汇报,争取专项资金20万元,初步建起了具有一定示范作用的新农村示范点,目前全州县市、乡镇团委共建立新农村建设示范点37个。
实施“百名团干部助新村”工程。团州委积极组织州直机关和县市百名团干部进百村,发动百名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采用“1带10”模式带动千户青年共同致富。同时,还大力培养和选树先进典型,发展县级“青”字号龙头企业10家,建立县级以上青年农业产业化基地15个,评选表彰了20名州级农村创业优秀青年,起到了“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效果。
城乡互动 让城市牵手农村反哺农村
农村人员大量流向城市,城市发展步伐在不断加快,尽管农村的发展步伐也在加快,但城乡发展的差距还很大,怎样才能让团员、青年在差距城乡缩小的进程中发挥作用呢?全州各级团委探索出了工作新路子。
开展以“千名青年下基层,青春建功新农村”为主题的思想教育和促进行动。动员500名大中专毕业生深入农村基层、扎根农村基层、奉献农村基层、建功农村基层。动员城市青年企业家、青年文化工作者和青年志愿者深入农村基层开展“三助”活动:提供人才帮助农村搞规划,提供资金帮助农村建设施,提供技术帮助农村培植产业。去年,全州共青团共协调资金53万元,加强了13个村寨的基础设施建设,帮助30个村寨进行了经济发展规划,培植了8个农业产业。
开展志愿服务活动。2006年,州、县两级团委共组织农业专家、文化艺术、法制教育、医疗卫生和宣讲报告5类服务团、400支服务队、3000余名志愿服务人员,深入到农村开展服务和宣传。
开展城乡“1+1”、“N+1”互助活动。全面开展城乡少年手拉手活动,城乡结队互助学生达1000余对;积极开展“青春建功新农村城乡少年好书传递活动”,共在农村学校建立希望图书角20个,赠送图书10000余册,75000余名小学生免费阅读了图书。
公益促动 营造农村和谐文明发展氛围
全州各级团委以文化、卫生、科技“三下乡”活动为载体,大力开展“乡村青年文化节”活动,倡树文明新风。赠送各类物资,搞文艺演出,开展“三下乡”咨询等活动。各级团委积极响应州委、州政府开展“红河州农村卫生行动计划”的号召,在全州范围内启动了农村青少年卫生促进行动。各级团组织以“争当文明青年,创建卫生家园”为主题,以集中开展卫生大扫除活动和卫生文明习惯养成教育为重点,逐步构建了“群众主动,青少年带动,团组织联动”的工作格局。活动开展以来,各级团组织整合各方资源,向农村群众赠送毛巾、牙刷等卫生用具,为农村群众修(改)建厨房、卫生厕所等,创建了一批农村青年卫生文明村寨和示范户,使农村卫生环境脏乱差现象得到遏制,农村群众的卫生意识得到提高,为促进乡风文明、村容整洁作出了突出贡献。
之后,又相继启动了“计生好帮手,爱心进万家”计生青年志愿者行动。组织志愿者开展了计生宣传服务和计生帮扶活动,将计生国策和婚育文明新风带到千家万户;建立健全了50余支农村青年文艺演出队、青年文工团等青年文化宣传组织,开展了“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争做爱国新青年”农村青年文艺演出,大力弘扬了社会主义新风尚。
通过在全州开展“青春建功新农村”活动,真正使团员、青年融入到了山乡村寨的建设之中。鲜红的团旗,已开始在广大农村高高飘扬;庞大的青年大军,已开始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潮中激扬起青春的旋律,唱响青春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