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塔团区委抓实“贷免扶补”工作切实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工作
青春彩云南 发布时间:2011年10月08日
红塔团区委在 “贷免扶补”工作中从强组织、练干部、锤作风、富青年、凝力量五个方面入手,切实加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
(一)强组织。以“贷免扶补”项目工作开展为契机,以“党建带团建”为抓手,优化基层团的工作环境,通过合理调整、科学设置来带动青年、凝聚青年,切实增强团组织的自我调节能力和适应创新的能力。一是完善组织机构建设,突出两新组织(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团建工作,健全共青团组织工作覆盖面。建立健全镇村两级流动团员管理机制,通过建章立制、规范管理,不断健全基层团建工作长效机制。加强台帐管理工作,完善活动阵地建设,建立共青团工作展示室,加快实现团的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建设,为基层团组织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制度保障。二是注重培养先进典型,大力选拔创业先富起来、乐意为青年服务的青年能人担任村团支部书记,并积极推选他们进入村两委班子,从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种养殖”大户和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主中大力选拔有一技之长的“实力型”人物担任团支部书记,真正实现致富带头人、团支部书记“二位一体”配置,有效夯实共青团的群众基础。
(二)练干部。一是刻苦钻研,提高好学习能力。增强学习的紧迫感和主动性,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联系基层团组织团的工作实际,认真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学习市场经济知识和现代科学知识,学习法律和历史知识。通过学习,提高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在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政治观点和政治方向的同时,开阔视野,活跃思维,提高工作水平和工作能力。通过学习,进一步提高适应科技发展和全新工作岗位的能力需求。二是求真务实,提高实践能力。切实提高团干部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加强实践锻炼,在实践中提高工作水平,磨砺意志品格。注意把自身工作与实际结合,求真务实,努力实践,更好地为服务青年,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三是开拓进取,提高创新能力。树立积极进取,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的意识,促进团的工作在继承中创新,在探索中前进,提高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进一步扩大我区团工作的对外学习与交流,不断提高团干部创业创新能力和素质,努力建设一支“党放心、青年满意”的团干部队伍。
(三)锤作风。结合“贷免扶补”工作的实施,各级团组织全面加强思想作风、学风建设,发扬光荣传统,弘扬新风正气,解决突出问题,引导广大团干部忠诚党的事业、热爱团的岗位、竭诚服务青年,为做好新形势下党的青年群众工作提供有力保障。一是努力改进思想作风。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反对因循守旧、不思进取。既做到解放思想,大胆探索,扬弃旧义,创立新知,又做到实事求是,追求真理,尊重规律,循序渐进,以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和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不断提高共青团工作水平。二是努力弘扬优良学风。善于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重要思想的基本原理、立场、观点运用于共青团工作的具体实践,不断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三是努力改进工作作风。继承和发扬党和团的优良传统,在团的岗位上养成脚踏实地,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克服浮躁情绪,力戒形式主义。密切联系青年,竭诚为青年服务,在青年的学习、就业、参与、维权等方面多做实事。
(四)富青年。以服务青年需求为中心,创新农村团组织的工作内容和活动方式。根据工作实际、青年发展需求,创新农村团组织的工作内容和活动方式,依靠活动内在的吸引力来增强团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重点做好青年就业创业服务工作,充分发挥团组织服务青年的职能,依托各类活动阵地和载体,为农村青年增收成才提供切实有效的服务。建立“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着眼于培养、选树、宣传一批青年创业示范户,充分发挥青年创业示范基地对周边地区青年的辐射带动作用,在农村青年中广泛开展“先富带后富,带动一起富”活动,通过“一助一”、“结对帮扶”等形式,让农村青年实现共同致富。
(五)凝力量。针对不同青年群体的具体需求,按照立足实际、贴近青年、便于操作的原则,开发服务项目,创新服务方式,构建服务体系,提升青年中心的服务能力。加强对青年自组织的调查研究,努力拓展团组织服务领域,继续实施“三个帮助”把服务青年真正落到实处,实现团的凝聚力全面增强。一是帮资金。主动协调金融部门,通过简化办事程序、缩短审批周期等,为青年创业争取贷款项目资金。二是帮技术。主动协调与之相关部门和培训机构,依托“创业导师团”师资力量,通过开展技能培训、上门送技术等活动,帮助青年掌握就业技能,提高创业能力。三是帮政策。在用足用活各类优惠扶持政策上下功夫,进一步健全青年创业“流行色通道”服务机制,依托相关行业单位或部门,设立服务窗口,为青年创业提供全程代理服务。通过服务青年创业致富,不断满足广大青年的发展需求,为青年增收致富有效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