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乡镇实体化“大团委”建设工作问答

青春彩云南 发布时间:2012年11月14日

  为更好地推动全省乡镇实体化“大团委”建设,团省委特编制《云南省乡镇实体化“大团委”建设工作问答》,从开展此项工作的目的、现实意义、各级职责、建团方式等方面,梳理出以下问题,作为开展此项工作的指导手册。
  1、什么是“实体化”?
  实体化不是强调物理上的实体形态,如办公场所、标识、设备等,而是指组织形态、工作内容的实体化:不仅要有领导班子,还要有大量的直属团组织;不仅要有领导机关的职能,还要通过直属团组织直接联系镇区内青年;不是一个虚设的协调性机构,而是要直接组织开展团的各项活动。
  2、什么是“大团委”?
  “大团委”是指以组织格局创新后乡镇团的委员会为主要推动力量,由镇区内依托区域性、功能性聚集载体建立的大量直属团组织构成的实体化的乡镇团委。
  3、什么是“镇区”?
  乡镇政府驻地实际建成区,俗称“镇上”。
  4、为什么要开展乡镇实体化“大团委”建设工作?
  全省农村青年总量较大,生活工作在村和乡镇的较多,尤其是城镇化进程中大量农村青年向镇区聚集,农村青年以行政村为主要集中地的空间分布格局已经打破,镇区的聚集功能凸显。建设乡镇实体化“大团委”是实现团组织对农村青年全覆盖的重要一环。
  5、乡镇实体化“大团委”与传统乡镇团委的区别是什么?
  乡镇实体化“大团委”既指导、推动下属的村团组织工作,又直接组织、联系、团结乡镇内的农村青年;既有专兼职相结合、编制内外相结合、体制内外相结合的领导机构,又有镇区内依托区域、功能性聚集载体建立的各类直属团组织,如机关篮球团支部、舞蹈兴趣爱好团支部、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团支部等,形成了区别于过去仅作为领导机关,以领导、推动下属的村团组织为主的传统组织模式。
  6、乡镇实体化“大团委”建设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乡镇实体化“大团委”建设,是适应农村经济社会深刻变革和农村青年分布聚集新特点提出的重大举措,是农村共青团在工作思路和工作方向上的重大突破,是对乡镇团的组织格局创新工作的深化和充实,是实现“两个全体青年”目标的重要路径。
  7、我省乡镇实体化“大团委”建设总体思路是什么?
  总体思路是对于镇区聚集程度较高的乡镇,建设的重点放在镇区;对于镇区聚集程度较低的乡镇,在全乡镇范围内开展,做到“应建尽建”。工作推动按照“分层负责、分类建设、抓关键环节”的原则,省、州市两级团委侧重争取政策、资金,把握工作方向、实施督查指导;县级团委是主要推动力量和工作枢纽;乡镇团委具体实施。在组织建设、组织设置、工作菜单制定等方面,对基础不同的乡镇实施分类指导,围绕团中央提出工作任务目标,争支持、抓建设、强规范、促活力,集中推、整体推,加速推进建设工作。
  8、开展乡镇实体化“大团委”建设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什么?
  总的要求是整体推、集中推。整体推就是省、市、县、乡四级团委都要按照团中央的统一部署,迅速行动起来,整体性推动;集中推就是从10月份起,各级团组织集中力量全面推进,两周调度一次,半月通报一次,争取在12底完成工作目标任务。
  9、如何理解乡镇团委“桥头堡”功能的内涵和实现路径?
  乡镇团委履行“桥头堡”功能,一靠组织格局创新后形成的由书记、副书记、委员组成的乡镇团委新格局,二靠实体化“大团委”直接领导的大量覆盖镇区内青年的直属团组织,三靠指导、推动村团组织,四要格外关注农村青年的致富路径,着力加强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团建。
  10、乡镇实体化“大团委”建设的目标任务是什么?
  目标任务是以乡镇为单位,平均1名乡镇专兼职团委委员负责新建不少于2个直属团组织,平均1个乡镇新建不少于20个直属团组织。从2012年10月份开始,力争用3个月左右的时间,完成大部分团组织建设任务,在此基础上,再用3个月左右时间,规范新成立的团组织并使之工作活跃,从而用半年左右的时间,全面完成乡镇实体化“大团委”建设工作。
  11、乡镇实体化“大团委”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什么?
  乡镇实体化“大团委”建设工作首要任务是新建乡镇直属团组织。
  12、乡镇实体化“大团委”建设的原则是什么?
  坚持“青年在哪里,团组织就建在哪里;社会使青年怎样聚集,就用怎样的方式建立团组织”的原则,依靠组织格局创新后形成的乡镇团的委员会,建设由村外镇内多个直属团组织构成的实体化的“大团委”,继续着力加强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团建,继续指导、推动村团组织建设,发挥乡镇作为共青团面向基层的“桥头堡”作用,努力使农村团的建设和工作融入农村青年日常生活之中,融入农村新型生产方式之中,融入农村青年致富追求之中。
  13、如何理解分层负责建设乡镇实体化“大团委”?
  分层负责就是省、市、县、乡四级团委在“大团委”建设中,根据各自工作任务,切实履行工作职责,整体推动工作。
  14、州市级团委在乡镇实体化“大团委”建设中工作职责是什么?
  推动党建带团建、与财政部门联发文件等相关政策落实;统一部署全州市乡镇实体化“大团委”建设工作;与县委和县委组织部进行沟通协调,为团县委推动工作创造条件;指导督导县、乡两级团委开展工作;加强对团省委的工作信息反馈。
  15、县级团委在乡镇实体化“大团委”建设中工作职责是什么?
  县级团委是推动主体,发挥统筹协调功能。落实党建带团建、与财政部门联发文件等相关政策;协调农业、税务、电力、供销、金融、邮政、电信、公安、工商、卫生、民政、工商联等有关部门和有关企业社会组织,争取工作支持;加强与乡镇党委、政府沟通协调,为乡镇团委开展工作创造条件;指导督导乡镇开展工作,核实好乡镇团委向团中央上报的台账信息;加强对州市团委的工作信息反馈。
  16、乡镇团委在乡镇实体化“大团委”建设中工作职责是什么?
  乡镇团委是执行主体。落实乡镇团委书记、副书记和委员的建团责任,确保完成工作目标任务;向“中国共青团网”乡镇实体化“大团委”建设工作台账统计系统及时录入新建直属团组织数量、新建组织成员、覆盖青年数量等情况,做到随建随填,确保数据及时进入台账统计系统;指导已建直属团组织开展工作活动;挖掘好的工作案例和典型,及时报上级团组织。
  17、乡镇实体化“大团委”建设,全省统一推进进度是如何规定的?
  乡镇实体化“大团委”建设工作,在全省集中推进、整体推进的总体进度上,分组织建设阶段(2012年10月10日-12月31日)、培训规范阶段(2013年1月1日-1月31日)、逐步活跃阶段(2013年2月1日-3月31日)三个阶段有侧重地进行,每一阶段的最后时间限制是全省完成该项目标任务的最晚时限。在实际工作推进过程中,各地要坚持“边建设、边规范、边活跃”的原则,确保建立起来的团组织尽快发挥吸引凝聚农村青年的作用。
  18、如何完善推动乡镇实体化“大团委”建设工作的推进机制?
  一是各级团组织成立乡镇实体化“大团委”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工作推进情况,分析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二是各级团组织结合实际研究制定《乡镇实体化“大团委”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工作载体、工作时限、工作措施等内容。三是形成各级团组织工作菜单,指导基层开展工作。四是建立信息反馈系统,如实统计各种信息数据。五是加强工作督导检查,定期开展工作通报。六是健全完善目标管理制度、责任制度、联系点制度等各项工作制度。
  19、各级团建指导员开展工作的要求有哪些?
  团建指导员要深入联系点,重点落实“八个一”的任务:一是开展一次调研,与乡镇团委一起通过深入农村青年工作生活一线,通过多种形式摸清镇区青年情况;二是制定一个方案,结合乡镇实际,指导乡镇团委梳理新建乡镇直属团组织工作路径,明确职责分工,制定实施方案;三是进行一次沟通,主动与乡镇党政主要领导交流沟通,争取乡镇党政领导重视支持;四是新建一批组织,督办指导乡镇团委新建一批直属团组织;五是举办一个仪式,精心筹划一次新建直属团组织集中成立仪式;六是开展一次竞赛,指导乡镇团委开展一次以团的工作或活动策划等为内容的乡镇直属团组织工作竞赛;七是策划一个活动,利用好元旦、春节等有利契机,指导乡镇开展一次由新建直属团组织参与的文体类、技能培训类、公益服务类或就业创业类等活动;八是搞好一个总结,指导乡镇团委做好工作总结,梳理好的经验和做法。
  20、省级团建指导员工作职责是什么?
  团省委已建立乡镇实体化“大团委”建设领导分片联系、机关干部定点联系的工作制度,联系指导所有州市、县市区“大团委”建设工作。
  21、州市级团建指导员工作职责是什么?
  各州市团委书记班子成员联系所辖所有县级团委,州市团委机关干部联系指导所有乡镇团委团建工作。
  22、县级团建指导员工作职责是什么?
  县级团委所有工作力量全部投入到乡镇,指导乡镇团委开展工作。
  23、我省农村、乡镇总体特点是什么?
  我省是一个农业大省,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2978.6万人,占总人口的64.80%,农村青年数量庞大。从乡镇的层面上看,我省农村有以下几个突出的特征:一是农村人口分布地域不均衡;二是“镇区”的聚集程度不高;三是乡镇差异大。
  24、区域性聚集载体主要有哪些?
  商业街区、工业园区、集贸市场、农业产业化基地、居住社区等。
  25、功能性聚集载体主要有哪些?
  机关事业单位、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产业化企业、文体兴趣组织、社会组织、大学生村官组织等。
  26、如何理解乡镇实体化“大团委”分类建设?
  在乡镇实体化“大团委”建设过程中,应该采取“合并同类项”的方式开展建团工作。镇区青年群体主要有以下几类:乡镇直属机关站所青年群体、上级派出机构青年群体、乡镇内公共事业部门青年群体、乡镇企业青年群体、个体工商户青年群体、农畜产品加工业青年群体、农村专业合作组织青年群体、其它从业领域青年群体、青年自组织群体等9类青年群体。
  27、新建乡镇直属团组织的方式有哪些?
  党团共建、区域建团、骨干建团、新经济组织建团、专业合作组织建团、垂直系统延伸建团、连锁终端建团、网络建团、兴趣爱好建团、发展需求建团、品牌活动建团等。
  28、乡镇政府内设站所可以建团的有哪些?
  农技站、林业站、水利站、农机站、经管站、财政所、司法所、计生站、畜牧兽医站等。
  29、上级有关部门在乡镇派出的工作机构可以建团的有哪些?
  派出所、法庭、国土所、工商所、税务所、粮管所、公路站、交通管理站、供电站、供销社、邮政、通信、农村信用合作社等。
  30、乡镇其它公共事业部门可以建团的有哪些?
  学校、卫生院、计生站、自来水公司、敬老院等。
  31、乡镇企业部门可以建团的有哪些?
  开发区工业企业、招商引资企业、工业园区等深加工和精细加工企业等。
  32、乡镇个体工商户中可以建团的有哪些?
  主要分布在乡镇商业和服务业集中的街区、市场和农村集市。包括:饭店、旅店、药店、农资商店、电器商店、服装商店、理发店、集贸市场百货摊等。
  33、乡镇农畜产品加工业可以建团的有哪些?
  糖坊、油坊、酒厂、粉坊、豆腐坊等小作坊,打米点、屠宰点等农畜产品粗加工点。
  34、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可以建团的有哪些?
  对于镇区内的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建团后归乡镇团委直属管理。同时,结合我省地域特点,根据许多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没有集中在镇区、一般分布在村的实际情况,乡镇团委可以多方协调,将其中的一部分建设成为乡镇团委直属团组织。
  35、乡镇其他从业领域可以建团的有哪些?
  主要分布在建筑、运输、农村客运等行业。
  36、乡镇青年自组织可以建团的有哪些?
  大学生村官组织、文化体育兴趣小组、乡友会、校友会等。
  37、乡镇实体化“大团委”建设,突出要抓好的“四个关键环节”是什么?
  争支持、抓建设、强规范、促活力。
  38、如何争取开展乡镇实体化“大团委”建设工作支持?
  坚持把对乡镇团委的支持重点放在解决乡镇团委每年2万元工作经费上,各州市、县团委也要协调资源,加强对乡镇实体化“大团委”的建设。同时,各级团组织还要积极协调争取组织部门、乡镇党委政府、驻乡直管部门以及其它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力量的支持。
  39、如何抓好乡镇实体化“大团委”组织建设?
  一是建团条件,具备独立建团条件的,都应独立建团;暂不具备独立建团条件的,采取联合建、挂靠建等形式实现建团。二是选配干部要注重发挥农村青年能人作用,直属团组织负责人可由乡镇团委委员兼任,也可由思想认识高、热爱团的工作、组织能力强的青年党团员兼任。三是组织名称要按照青年团员规模的实际情况,分别建立团的基层委员会、团总支、团支部。四是组织领导,新建的乡镇直属团组织可以由团县委领导,也可以由团组织所在乡镇的团委领导,也可实行双重管理。
  40、如何加强乡镇实体化“大团委”建设规范?
  以县级为统一标准,坚持新成立的团组织做到“四有”,即有团务必备用品、有团的工作手册、有团的工作制度、有团的工作计划。编写针对不同类型新建团组织负责人的培训大纲,由州市、县两级团委分批分类培训。开展省、市、县三级专职团干部下基层上团课活动,组织地域相邻、工作基础较好的城区团组织与乡镇团委结成工作帮扶对子,开展“城乡帮建”活动,推动以城带乡。
  41、如何促进乡镇实体化“大团委”建设组织活力?
  采取规定与自选相结合的方式逐级制定工作菜单,帮助乡镇团委及其直属团组织用好工作选择权;选取1-2项所有乡镇普遍开展、绝大多数直属团组织参加的规定性统一活动,如元旦、春节前后的联谊联欢活动、慰问活动、学雷锋志愿服务行动等;以乡镇为单位,加强直属团组织工作内容与活动设计,注重团的工作与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找准农村各类经济社会组织根本功能与共青团组织根本任务相融合的工作切入点,结合农村青年的现实需要,开展团的工作与活动,扩大对青年的覆盖面,使新成立起来的团组织充满青春活力。
  42、新建乡镇直属团组织如何开展活动?
  一是开展活动首先要通过团的标识符号体现组织存在,然后体现组织吸引力,再体现组织的引导;二是活动形式可以一个团组织独立开展,也可联合其它团组织共同开展;三是要多开展农村青年喜闻乐见的活动,如文体类、技能培训类、公益服务类,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开展就业创业类活动等;四是活动频次要尽量保证一个月开展一次以上。
  43、乡镇实体化“大团委”建设工作中,村团支部还需要建设吗?
  需要。对于长期生活工作在村的农村团员青年,仍需要村团支部加以服务联系,因此村团支部建设不仅不能削弱,而且还要借此机会进一步巩固提高。
  44、为什么说建设乡镇实体化“大团委”便可以实现团组织对农村青年的全覆盖?
  对“走得远”、出了县的农村青年,通过非公企业团组织、流动青年驻外团组织覆盖和联系;对上学的农村青年,通过中学、中职、高职、大学团组织覆盖;对务农和工作、生活在村的农村青年,通过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和村团组织联系和覆盖;对在镇区的农村青年,通过建立乡镇实体化“大团委”直属团组织,从而实现了团组织对农村青年的全覆盖。
  45、乡镇实体化“大团委”建设工作中,是否存在对农村团员青年进行了多重覆盖?
  是的。传统形式下,农村青年团员隶属于村团支部,是单一组织的覆盖。根据乡镇实体化“大团委”建设要求,镇区内农村团员青年,既归村团支部管理,又归新建乡镇直属团组织管理,还可能归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团组织管理,存在多重管理与多重覆盖现象。
  46、如何做好推动乡镇实体化“大团委”建设工作的目标管理?
  建立目标管理制度,将乡镇实体化“大团委”建设工作任务目标、措施进行分解细化,落实到各级团组织和每名团干部身上。团省委把此项工作作为年度考核州市团委工作的重要指标。州市对县、县对乡镇,逐级建立相应的目标管理制度。
  47、各级团组织如何强化乡镇实体化“大团委”建设工作督导检查?
  团省委每两周对各州市工作进展情况进行通报1次,州市团委每周对县级团委工作进展情况进行通报1次,县级团委每周对乡镇团委工作进展情况实地指导检查1次。
  48、如何发挥乡镇实体化“大团委”建设工作典型示范带动作用?
  团省委将在全省每个州市选择一个县级团委,作为省级实体化“大团委”建设示范点,并选取1-2个特点突出、工作基础较好的乡镇,作为省级实体化“大团委”建设示范乡镇。州市团委要在每个县选取1-2个特点突出、工作基础较好的乡镇,作为市级实体化“大团委”建设示范乡镇。县级团委要在全县范围内选取1-2个特点突出、工作基础较好的乡镇,作为县级实体化“大团委”建设示范乡镇。采取以项目展示、成果交流为主的“观摩拉练”形式,组织市、县、乡不同层面参观典型、互比互学,为不同地域、不同类型的乡镇开展实体化“大团委”建设提供模板和参照,把点上经验及时转化为面上成果。
  49、如何做好乡镇实体化“大团委”建设宣传工作?
  一是充实宣传力量。充分利用现有乡镇团的组织格局创新后乡镇团委的工作力量加强工作宣传;借助原有传统的村团支部加强工作宣传;利用既有的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团组织、镇区内直属团组织加强工作宣传。二是丰富宣传载体。在充分利用条幅、板报、会议、简报、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形式载体外,广泛利用手机、网络、QQ、微博等新媒体加强工作宣传。三是注重宣传效果。积极做好乡镇实体化“大团委”建设工作目的意义、工作推进措施与成效、工作典型案例等全方位工作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