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农业大学植保学院及云南农业大学后勤集团联合赴剑川县“三下乡”活动圆满结束
青春彩云南 发布时间:2009年11月06日
2009年7月19至23日,植保学院团委、植保学院党总支与后勤集团党总支联合组织40余名师生到大理州剑川县开展暑期大学生“三下乡”活动。活动在我国60周年国庆到来之际,紧密结合今年全国大学生“三下乡”活动主题——“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实践科学发展大业”进行开展,并作为我校与剑川县“3+3” 对口帮扶项目落实系列活动之一。活动针对剑川县弥沙乡“三农”实际我校和植保学院学科与专业优势与后勤集团部门优势,精心选拔了9名专家(博士、教授及部门业务骨干)、9名研究生、27名本科生参加。活动得到校团委、学生处和植保学院党总支及后勤集团党总支以及先正达公司的大力支持,并受到校领导的高度关注。学生志愿活动由植保学院团委书记陈齐斌博士任团长负责组织,教师由植保学院党总支和后勤集团党总支李作森书记负责组织联络,整个团队由植保学院党总支书记陶玫教授和云南省植物病理重点实验室主任王海宁副教授亲自带队前往。
剑川县弥沙乡位于剑川县西南部,乡政府所在地距县城 73公里 ,全乡居住着白、汉、彝、傈僳、纳西、哈尼六个民族。全乡总人口9074人。国土面积280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1.8万亩,是以旱粮为主、多民族分散杂居的高寒山区农业乡,也是云南省506个、大理州45个扶贫攻坚乡之一。
在四天的活动中团队分工明确,相关工作同步开展,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开展形式多样的服务活动,并为当地少数民族群众带去了喜闻乐见的文艺慰问演出。活动解决当地农业生产的一些实际问题,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深受老百姓的欢迎和好评。活动的内容有:(一)爱心捐赠活动。向剑川县弥沙乡捐赠云南农业大学师生的爱心衣物800套(件),植保学院及后勤集团党总支有针对性购买的农村和农业实用书籍400余册(本),以及学院广大同学捐赠的课外阅读书籍200余册.(二)举行内容丰富的展板宣传:一共展出了两百多副相关图片,约 150米 长.内容包括:1,生物多样性与粮食安全农业科普宣传展;2,禁毒防艾图片展;3,建国60周年及改革成就(中国巨变)图片展;4,未成年人保护法宣传图片展。(三)现场实用手册及资料发放:在赶集集市免费发放《农业科普知识宣传册》300余册,《间套作生态高产栽培技术手册》1000余册,《农药科学选购与科学合理使用》200余册,《抗震救灾基本知识》300份,《禁毒防艾基本知识宣传单》400余份;(四)现场农业技术咨询与解答服务。专家为300余前来咨询的农民朋友进行了现场农业生产相关问题的解答;(五)实用农业物资发放。针对基层农民安全用药意识低,自我防护措施不得当,屡有中毒事故发生的情况,我们现场进行安全用药宣传讲解和安全防护演示,向农民朋友现场免费发放了50套农药施用安全防护服,30个防护面罩,和20顶遮阳草帽和遮阳伞。分发的宣传资料和防护服都深受农民朋友喜爱。(六)文艺慰问演出。在集市一头的乡烟站举行精心编排的文艺慰问演出,在歌唱祖国等气势恢弘的一些合唱歌曲中把演出不断推向高潮,并不断获得阵阵掌声,赶集途径的1000余农民朋友前来观看,极大地丰富了地方文化生活(六)开展农业专题技术讲座培训,在乡中学教室,农大植保学院的专 家 教授为溪沙乡农业技术骨干就生物多样性与粮食安全、核桃病害防治、核桃虫害防治、农药安全等实用技术开展了专题培训,共200余人次受训。(七)农业、农村等综合调研考察:组织青年学生走村进寨,入户防谈,体验并了解农民的生活、民族文化、民居特点;到田间地头开展农业种植情况调研;翻山越岭进行生态和生物多样性与人文遗迹考察,通过参观和体验考察,同学们增长了见识,并加深了对“三农”问题的认识,和对新农村建设的信心,活动给在校学生提供一个学以致用,服务社会的机会,提高综合素质,并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接触社会,了解国情,了解省情,陶冶了情操,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意识。通过参与这次“三下乡”活动植保学院本科及研究生们用实际行动为即将到来的60周年国庆献礼。
我们的活动得到当地干部群众的充分好评,县电视台也闻讯前来采访报道,活动展示了我校师生关注“三农”践行科学发展观、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良好风貌,也展现了我校在校大学生的朝气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