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学院志愿者携手地方共建和谐社区
青春彩云南 发布时间:2007年01月10日
发挥学生社团作用,以文体医疗为载体,参与和谐社区建设
——大理学院健康知晓社与龙溪社区“携手共建和谐社区活动”
共青团大理学院委员会
大理学院公共卫生学院
当代大学校园里,学生社团是为更多的大学生提供一个展现自我和接触社会的平台。而能够与自己所学专业相结合的社团,将会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以致用的实践舞台,从而能够在社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更好的服务于社会大众。
为加强团学工作,依托专业优势,大理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成立了以健康服务为主的学生社团——大理学院健康知晓社,自2004年底成立以来,健康知晓社本着“学以致用,立足学校,服务大理”的宗旨,通过“医疗保健常识的宣传,巩固同学理论知识,提高市民健康意识”为目的,利用课余及周末时间,应用自己所掌握的医学知识,服务大理市民,尤其在参与和谐社区的建设上下了很多功夫。
社区是城市社会的基本单元,推进社区建设是我国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到新的历史阶段的必然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为参与好和谐社区建设,服务社区的医疗与文化等工作,2006年3月,在校团委、公共卫生学院的支持下,健康知晓社与大理市下关镇龙溪社区签定了《携手共建和谐社区》协议书,正式启动“携手共建和谐社区活动”。大理市下关镇龙溪社区做为下关镇的龙头社区,占地1.
一、依托医学专业优势,充分发挥大学生在构建和谐社区中的作用
构建和谐社区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方面加以推进。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越来越多的人由“单位人”变成了“社会人”,许多以前由单位经管的事也越来越多的移交给了社区,社区逐渐承担起解决居民各种困难的任务,包括了人的生老病死、衣食住行。而对涉及的人来说,这种变化可谓是革命性的,他们失去的优惠和待遇几乎涵盖了他们全部日常社会生活。这个转移增加了当前社区工作的困难性和复杂性,也突出了社区建设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而社区工作中重中之重应该是“社会人”的健康和文体活动。
当代的大学生应该怎样扮演在构建和谐社区中的角色呢?答案是唯一的。大学生具有较高的文化程度,拥有自己的专业知识。这一特殊的群体正是社会乃至社区所需要的。我们必须充分利用各自的专业知识,结合社会的实际情况,在服务社区的同时展现自己特长。大理学院健康知晓社正是这样一个社团。在大理学院团委、公共卫生学院的指导和支持下,众多大学生参与到了健康知晓社的活动中,结合医学专业,深入龙溪社区开展了以疾病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为主,并与文体活动相结合的特色服务活动。在协议签定的一年中,志愿者们的服务辐射了龙溪社区的角角落落,用汗水和热情给龙溪社区的居民留下了良好的印象。
二、文体活动是大学生参与和谐社区建设的有效载体
社区文化作为增强社区凝聚力的一个有力载体,同时也是活跃社区气氛,增强辖区内各机团单位、社区居民对社区认同感的有效平台。开展文体活动,对于增强社区的凝聚力、感召力,提升社区建设的品位,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让学生走进社区,走进社会,真正的了解社会,同时为了与社区居民建立良好的关系,扩大“携手共建和谐社区活动”影响力,在健康知晓社的牵头下,大学生们积极参加下关镇龙溪社区的各种文体活动。
2005年“敬老节”,大学生们与龙溪社区共同举办了“欢度老人节,送福送健康”活动,健康知晓社30名社员表演了精心准备了文艺节目。演出结束后,社员们又对所有参加活动的老人免费检查身体,以及发放了关于老人健康、保健和疾病预防方面的宣传资料。通过活动,融洽了大学生和社区居民的感情,为推进“携手共建和谐社区活动”建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增强了大学生的参与感,受到了居民群众的广泛好评。
2006年3月,健康知晓社应龙溪社区的邀请,参加了龙溪社区举办的关于学习党的基本知识问答比赛,共有15名社员参加,并表演了文艺节目。活动结束后,健康知晓社与龙溪社区共同设立社区宣传栏,宣传时政、医疗卫生信息。
2006年5月,健康知晓社150名社员与龙溪社区在下关一中共同举办了“构建和谐社区”文艺演出,并开展禁毒防艾宣传展览,此次活动反响较好。
2006年9月,健康知晓社30名社员与龙溪社区、大理州预备役团、大理州实验中学共同举办了“庆国庆迎中秋”文艺晚会。在晚会上,大学生们为广大居民表演了节目。
2006年10月 “敬人节”,健康知晓社150名社员来到龙溪社区夕阳红敬老院,为老人们献上了一台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此外,为老人们免费检查身体,帮助老人们打扫房间,与他们聊天、打牌,深受老人欢迎。
社区居民作为社区文化建设的主体,既是社区文化的创造者,又是社区文化的享受者、受益者。社区文化巨大的感召力和生命力正来自于它的群众性,来自于城市社区居民对社区文化的高度认同和踊跃参与。只有通过各种有效的组织形式,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让各种有特长的、爱好文化事业的大学生们发挥出自己的作用,带动和影响周围的人们,才能让社区居民群众乃至整个社会群众真正自觉地参与到和谐社会的建设中来,从而才能从真正意义上达到建设好社会主义和谐社区的共同目标。
三、医疗卫生是大学生参与和谐社区建设的工作重点
社区医疗卫生关联着千家万户,做好这项工作,不仅解决了群众的实际困难,更可以把大学生所学的医学专业优势与社区居民的需求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才能真正学以致用、服务和谐社区建设。在“携手共建和谐社区活动”中,大学生们逐步认识到,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是以健康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需求为导向,以老人、妇女、儿童和残疾人为重点服务对象,融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及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于一体的健康服务体系。为了参与构建这个服务体系,健康知晓社确定了“三步走”的工作思路:
第一步,成立社区医疗卫生服务队。
2005年,在社团成立之初,健康知晓社成立了特色部门---社区服务部,并由其组建社区医疗卫生服务队,把为社区居民提供社区医疗、社区康复、妇幼保健、预防保健、计划生育指导、健康教育“六位一体”的健康服务确定为工作重点。
第二步,构建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网。
要搞好对龙溪社区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建立服务网,一是要发挥医学专业优势,二是要依靠龙溪社区来组织协调,三是服务队要定期定时定点开展服务工作。由此,健康知晓社成立了另一个特色部门——培训部,以保证大学生们对医疗知识有全面的了解和掌握,能够更加全面的解答居民的问诊。2006年,健康知晓社通过以下工作来推进“携手共建和谐社区活动”:
5月份,大理学院第二届学生社团文化节期间,健康知晓社30名社团以饱满的热情在龙溪社区为广大居民进行了一场“现场急救模拟表演”活动。向到场的居民模拟演练了急救技术,并向部分居民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培训。此次活动,使龙溪社区居民对现场急救有了一个新的认识,让居民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急救常识。
此后每月,健康知晓社都多次派出医疗服务队在龙溪社区各个不同的地方进行了疾病的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及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于一体的健康服务。
据数据显示,仅2006年,健康知晓社开展培训会20次,培训各种常见的疾病30多种,培训大学生志愿者达1000多人次。医疗卫生服务队开展服务活动30次,总共出动1000多人次,对5000多人次龙溪社区居民进行了身体检查,发放健康资料10000多份,更换龙溪社区医疗卫生宣传板达10多次。这些活动得到了下关镇党政领导、龙溪社区党政领导和龙溪社区居民的一致好评。
第三步,建设龙溪社区康复站,拓宽服务的覆盖面。
针对社区的实际情况,2007年,健康知晓社将在学校团委、公共卫生学院的指导下,对社区进行深层次的了解和掌握,与龙溪社区居委会共同合作建设一个龙溪社区康复站,拓宽服务的覆盖面,将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深入到家家户户。同时,为社区60岁以上老人建立健康档案,定时定期的跟踪了解其健康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