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微笑,志愿大理:记大理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送教育下乡活动
青春彩云南 发布时间:2007年01月10日
青春微笑 志愿大理
——大理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送教育下乡活动
共青团大理学院委员会
大理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
在金花的故乡——大理,活跃着这样一群年轻的大学生:志愿献身与社会公益事业;无私的将爱心献给需要帮助的人们;所到之处,充满了青春的阳光和温暖。他们基于一种责任感和奉献精神走到了一起,他们就是大理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
大理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成立于
大理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开展的“送教育下乡活动”,是大理学院青年志愿者活动中极具特色的活动之一,因为这一活动,“把知识带到最需要的地方”的思想随同志愿者们的足迹在苍洱大地上越传越广。
一、无悔的足迹
在大理学院团委的指导下,在2000多名会员的共同努力下,大理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送教育下乡活动的足迹遍及大理市16所农村中小学的校园里。上鸡邑完小、下鸡邑完小、三文笔完小、西门完小、东门完小、生久完小、龙龛小学、城郊完小、上末完小、才村完小、大理一中、七里桥一中、七里桥二中、城郊中学、大理镇中等这些都成为志愿者们再熟悉不过的名字,那里的孩子就好像已是志愿者们的另一个寄托,志愿者们总是期盼每个星期五的到来,因为每缝周五便是送教育下乡活动的时间,风雨无阻。
送教育下乡活动拥有一支庞大的“教师”队伍,2000多名大理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会员总是争先恐后的要求参加每一次活动。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大理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在每次活动前都要对招募的小教师进行培训。根据活动学校老师的要求进行有目的的招募和选拔,充分利用自己学校专业广的特点,从会员中招募不同专业和不同爱好的学生参加活动。
送教育下乡活动不仅给农村的孩子带去了知识和欢乐,也同时成为大学生展现自我能力的平台,尤其对于师范类的同学来说,他们已将“送教地”当成了他们的实习基地。经过多年的努力,送教育下乡活动已逐步形成以下一些特点:
1、长期性。 送教育下乡活动己不间断举办了四年。四年里,志愿者们从来没有间断过活动,长期为那些中小学提供文化、文艺、体育等各种形式的辅导。志愿者们的行为在大部分农村中学的同学
2、经常性。送教育下乡活动每周进行1—2次,在大理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成立的48个月中,志愿者们共开展活动300余次。不管是刮风还是下雨,烈日还是酷暑,志愿者们首先想到的是一定要赶到送教育的中小学,不能让孩子们失望。当责任变成一种甜蜜,志愿者们“每周的约会”就成为一种特别的幸福,因为幸福来自志愿者们真心的付出,更来自接受辅导的孩子们满意的笑。
3、广泛性。 送教育下乡活动的范围是大理市农村的中小学生,目前,已涉及大理市的16所中小学校,到目前为止,参加活动的志愿者人数已经达到1800多人次,服务的对象己经达到3000人。志愿者们发挥专业优势,尽己所能,采取形式多样的方法方式对中小学进行义务课程辅导,所辅导课程涉及语文、数学、音乐、美术、体育、舞蹈、书法等各门学科。送教育下乡活动的队伍在活动中不断壮大,活动也将走向更远的山区,温暖更多的孩子。
4 、公益性。送教育下乡活动开展四年来,所有的志愿者从不计报酬,都是心甘情愿地抢着参加,路近就集队走路去,路远就自掏车费,有的时候还要向贫困家庭的中小学生捐款捐物。在9月—11月举行的大理学院校园文化艺术节期间,大理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送教育下乡部组织的一次“百名大学生送教育下乡活动”中,报名同学多达600多名,规模空前,影响也相当大。在市场经济主导的现代社会,志愿者们无私奉献的精神总在感动者我们,也时刻教育者志愿者自己。志愿者们说:“社会需要象我们这样的人为那些贫困地区的孩子多做我们力所能及的事,只要我们真心付出,只要孩子们笑了,我们的价值就得到体现了”。
四年来,每一个参加过这项活动的同学都有同样的感受:当你来到送教育下乡的校园时,看着一双双充满好奇而又兴奋的眼睛,望着一张张天真而又活泼的脸时,你的心会澎湃,你不知如何诠释这份感动,不知用何种语言表达这种心情。此时你唯一能做的,你想做的,就是把欢乐和希望传递给他们,用我们的激情唤起他们的求知欲望。
二、成功的见证
由于组织到位,反响好,尽心尽力,送教育下乡活动得到了学校、社会和送教育下乡对象的认可。
上鸡邑完小的校长在感谢信中写到:“你们以饱满的热情,平易近人的态度融入到我校的各个班级中,把自己学到的知识传授给我校的学生,让我校的学生受益不少。同时你们的到来给整个校园增添了一种轻松活泼的气氛,让学校平日紧张的教学生活得到放松……”
上末完小的校长用他自己特殊的方式肯定了此项活动,他亲自提笔写下了五句话:“拓展学生思维,活跃校园气氛,带动学生追求,提高学生眼界,共享成长快乐”。
大理镇中学的校长向志愿者们赠送锦旗:“博学显才艺,爱心暖情怀”。
几十封的感谢信让志愿者们感觉到自己的付出是有价值的。大理日报,大理电视台的多次报道,让志愿者们对办好此项活动充满信心。
最让志愿者们感动的是,当那些孩子把亲手制作的手工画送到他们手上,并总在志愿者们离开的时候问到:“老师,你们什么时候再来呀?”一句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话却传递了一份真挚的感情。
大理学院团委对活动给予支持和肯定,将“社团之星”的称号连续三届授予了大理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
三、展望未来
在今后的活动中,大理学院团委、大理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将继续推进送教育下乡活动,正如志愿者们所写:“ 我们秉承着我们的宗旨和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我们聚集在了一起,共同用双手为乡村学校稚嫩的青苗撒下甘露,虽然这甘露是如此的微不足道,但我们决不会因此而放弃我们的努力,我们只希望用我们的心去温暖更多人的心,用我们的爱去唤醒更多的受;今天,我们是一群充满热情的志愿者,我们用我们的激情服务我们身边的人;明天,我们将用自己的爱和行动服务我们的社会,创造祖国的未来,我们要将爱和知识撤播到更广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