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青春力量 构建和谐家园——共青团盈江县委开展禁毒防艾青年志愿者行动卓有成效

青春彩云南 发布时间:2006年12月12日

 为了充分发挥禁毒防艾青年志愿者在禁毒防艾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推动盈江县禁毒防艾工作再上新台阶。2006年,共青团盈江县委全面开展“青春红丝带”禁毒防艾青年志愿者“面对面”宣传教育活动,通过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宣传教育活动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加强禁毒防艾工作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一)加强领导,确保活动顺利开展。为认真开展好“青春红丝带”禁毒防艾青年志愿者“面对面”宣传教育活动,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并使活动取得实效,团县委成立了以书记任组长,副书记任副组长,各乡镇、学校团委负责人为成员的盈江县“青春红丝带”禁毒防艾青年志愿者“面对面”宣传教育活动领导小组。设立了办公室,由1名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并负责处理日常事务工作,为整个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组织保障。
  (二)加大宣传力度、充实志愿者队伍。在开展“青春红丝带”禁毒防艾青年志愿者“面对面”宣传教育活动中,我们利用广播、黑板报、电视、倡议书等各种方法宣传禁毒防艾工作,号召广大青少年勇跃加入禁毒防艾青年志愿者队伍,发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截止2006年12月,共成立青年志愿者工作站15个,招募禁毒防艾青年志愿者2500名。

(三)加强志愿者的培训力度。为进一步提高青年志愿者队伍的整体素质,团县委请县疾控中心、县防艾办的专家就盈江禁毒防艾形势、毒品和艾滋病的危害、如何预防艾滋病等方面知识以电脑投影的形式向青年志愿者们介绍毒品和艾滋病的危害,用一个个鲜活的实例和宣传材料,让志愿者加深对毒品和艾滋病的认识和了解,增强战胜毒品和艾滋病的信心和决心,全年共举办禁毒防艾青年志愿者知识培训15场。

(四)开展禁毒防艾有奖知识竞赛活动。

通过举办禁毒防艾有奖知识竞赛活动,一是加深了青年志愿者对禁毒防艾知识的知晓率,二是检测青年志愿者的培训成果。全年共举办禁毒防艾有奖知识竞赛活动25场。

二、充分发扬志愿精神,积极投身 “青春红丝带”禁毒防艾青年志愿者“面对面”宣传教育活动。

(一)进行全方位的宣传活动。“青春红丝带”禁毒防艾青年志愿者组成义务服务队以设立咨询点,发放宣传资料,图片展览的形式与广大人民群众及青少年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咨询,配合现场广播、录像等形式进行了广泛宣传,全年,共发出各类宣传材料10000份,咨询群众和青少年达10万余人次,文艺演出6场,学生对禁毒防艾知识知晓率达95%,教师达100%,校外青少年城市达85%,农村达75%,在我县青少年中形成良好的禁毒防艾氛围。

(二)开展禁毒防艾签名承诺活动。禁毒防艾青年志愿者利用六一、十一等节假日进行大规模的宣传活动,让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在“珍爱生命、拒绝毒品、远离艾滋、消除歧视、共享健康”的标语上签名承诺。

(三)加强对进城务工人员的宣传培训。7月团县委到云南凯盈电站有限公司盈江分公司、大盈江三级电站、开展进城务工人员禁毒防艾知识培训,同时,团县委还向工地上的农民工发放禁毒防艾宣传单700余份。进一步提高了进城务工人员对毒品和艾滋病认识,掌握预防毒品和艾滋病的相关知识,增强自我防范毒品和艾滋病的能力。

(四)发挥优势、全社会参与。6月,团县委联合县妇联、民政部门对部分艾滋致孤儿童进行慰问,并通过团县委牵线搭桥有3名艾滋致孤儿童得到社会人士的资助。同时,团县委经常组织干部职工为他们送去生活学习用品。9月,团县委号召县直机关青年团员为诫毒农场捐赠图书800余册。

三、凝聚力量、制定措施、保证“青春红丝带”禁毒防艾青年志愿者活动顺利开展。

(一)制定目标、狠抓落实。2006年6月,团县委制定了“青春红丝带”禁毒防艾青年志愿者活动实施方案,提出用半年的时间在全县开展“青春红丝带”禁毒防艾青年志愿者活动,要求各乡镇团委成立禁毒防艾青年志愿者工作站,在活动中做到“四个一”制订一份实施方案、有一批稳定的志愿者队伍、有一次大规模的宣传活动、有一份总结。同时以开展禁毒防艾知识培训,禁毒防艾知识竞赛,多种形式的禁毒防艾宣传教育活动,提高禁毒防艾知识的知晓率和禁毒防艾工作的参与率。

(二)多方筹措、保证活动经费。团县委多方筹措经费,保证了活动的顺利开展,一是向县疾控中心争取到20000.00元的专款活动经费,二是争取县防艾办、禁防办、卫生局的支持,为活动提供培训专家、培训资料、宣传材料等活动的物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