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学"三下乡"服务队禁毒防艾到巍山
青春彩云南 发布时间:2008年09月10日
云南大学外国语学院“防艾禁毒”红色爱心服务队活动(一)
——大理巍山之行
2006年7月10日早8:30,云南大学外国语学院“防艾禁毒”红色爱心服务队的二十名志愿者,在院团委书记蔡春阳老师的带领下,迎着曙光从云南大学洋浦校区出发,前往“2006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地点——大理巍山县大仓镇。
经过5个小时的长途跋涉,下午4:00,我们终于到达巍山县大仓镇。安排好住宿后,蔡老师组织我们召开了例会,对近几天的工作做了具体的安排,并提出了纪律和安全方面的要求。随后,我们与大仓镇政府团委进行了联系与沟通,共同协商安排了近几天的行程。
我们将于7月11日上午,前往大仓镇永进小学,向小学生捐赠书籍、文具等学习用品,并宣传防艾禁毒知识。下午,我们将到大仓中学,与中学生进行以英语为主的学习经验交流,并对“当地防艾知识普及情况”、“城镇九年制义务教育情况”、“城镇英语教育普及情况”等问题进行问卷调查。
云南大学外国语学院“防艾禁毒”红色爱心服务队活动(二)
——大仓镇永进小学进行捐赠
2006年7月11日上午9;00,云南大学外国语学院“防艾禁毒”红色爱心服务队的师生,在大仓镇政府团委左老师和大仓中心校范老师的带领下,来到大仓镇永进村永进小学进行捐赠和防艾知识普及。
永进小学校长对学校概况做了简要地陈述:永进小学属西南山区贫困小学,该校仅有一座新建的校舍,另有一座校舍是急需修缮的危房。有10位老师和151名学生,其中有100名学生享受减免教科书费的待遇,另51名学生享受国家半寄宿生活补贴,但他们的学习生活条件仍很艰苦。在这种物质条件极为匮乏的条件下,同学们依然珍惜机会努力学习,而家长、老师和村干部也是竭尽全力支持。此情此景令我们心酸、感动不已。
随后,我院团委书记蔡春阳老师对永进村村委会及永进小学对我们此次“三下乡”活动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并代表服务队向学校捐赠文学名著、词典、科普类等书籍,以及铅笔、尺子、橡皮、足球等文体用品。
捐赠活动结束后,服务队的同学们对小学生进行了防艾禁毒知识宣传,并对学校的具体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此次活动受到了永进村村委会和永进小学师生的欢迎和感谢。
云南大学外国语学院“防艾禁毒”红色爱心服务队活动(三)
——大仓中学开展防艾禁毒宣传、问卷调查和学习经验交流活动
2006年7月11日下午,云南大学外国语学院“防艾禁毒”红色爱心服务队的师生们在大理市巍山县大仓镇政府团委左老师与大仓镇中心校范老师的带领下到大仓中学与初中生进行了以英语为主的学习经验交流,其中我院2003级英语专业的刘宇同学紧扣生活向中学生们介绍了几种实用的英语学习方法,受到同学们的热烈欢迎。同时我们在同学们中间就“当地防艾知识普及情况”、“城镇九年制义务教育普及情况”、“城镇英语教育普及情况”等问题进行了抽样调查,得到了该校师生的大力支持与配合。
与此同时,蔡春阳老师与学校领导和部分老师交谈,深入了解了该校的师资、学生人数、课程安排等具体情况。
随后,大家以小组的形式到大仓集镇对居民进行随机调查,临街与当地居民交谈,进行“城镇绝居民生活水平”的问卷调查,以获取最真实,最深入的第一手资料。并对当地居民进行了“防艾禁毒”知识宣传与普及。
云南大学外国语学院“防艾禁毒”红色爱心服务队活动(四)
——大仓镇深河村开展防艾禁毒宣传和问卷调查
2006年7月12日上午,云南大学外国语学院“防艾禁毒”红色爱心服务队的师生来到了大仓镇深河村,这是我们今天进行调查和走访的主要地点。深河村是一个回族聚居地,有自己的清真寺。
我们今天的第一站是马村长家。在那里,我们向村里的几位主要负责人了解了该村的大致情况:这个村的平均生活水平在云南省农村中居于较高水平,村民大部分以从事商贸活动为致富途径,也有少数居民以务农为家庭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在教育方面,全村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已达到普及,并且大部分适龄学生都在接受继续教育。通过这次走访,我们更加坚信:教育是民族的千秋大业。
中午,我们与村长协商决定,在村民做完晌礼后,在他们中开展我们的调查。这次问卷调查的题目有“城镇居民生活水平调查”、“城镇‘九年制义务教育’普及情况调查”、“当地预防艾滋病知识的普及情况调查”。在村民们的配合下,我们圆满完成了今天的调查与走访任务。
云南大学外国语学院“防艾禁毒”红色爱心服务队活动(五)
——巍山县开展防艾禁毒宣传和问卷调查
2006年7月13日,云南大学外国语学院“防艾禁毒”红色爱心服务队的师生,从大仓镇来到巍山县城,继续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之“防艾禁毒”的宣传。
我们在巍山县城广场开始了我们的宣传活动,活动以“防治艾滋病,远离毒品危害”为主。有的同学在宣传处为路过的群众讲解艾滋病的相关知识,有的为群众做实践调查,有的散发传单和相关资料,有的引导热心群众观看艾滋病知识宣传展板。路人都被此次宣传活动所吸引,纷纷给予我们很大支持、关注我们的主题并认真听取介绍,同时,留下对“防艾禁毒”宣传工作的宝贵意见。团委书记蔡老师和县城防艾办的工作人员接受了记者的采访,部分同学也在镜头前谈了自己的感受。
虽然烈日炎炎,但大家一如既往、富于激情的认真工作,为今年的暑期“三下乡”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云南大学外国语学院“防艾禁毒”红色爱心服务队活动(六)
——巍山县一中开展高考学习经验交流会和问卷调查
2006年7月13日,云南大学外国语学院“防艾禁毒”红色爱心服务队的师生在当地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和巍山县电视台记者的陪同下来到巍山县一中,与中学生进行“高考学习经验交流”。我们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向中学生们讲述了自己的奋斗经历和学习方法;并与中学生们共同讨论了人生态度与理想等方面的问题。随后解答了他们提出的“怎样提高学习效率、怎样提高英语阅读的准确率、大学生是怎样生活的”等一系列问题。最后,巍山县一中的同学们依依不舍的一起唱歌欢送我们,而我们亦在不舍中,寄予他们很大的期望和鼓励,希望他们抓紧时间,好好学习!
云南大学外国语学院“防艾禁毒”红色爱心服务队活动(七)
——巍山县开展防艾禁毒宣传和问卷调查
2006年7月14日上午,云南大学外国语学院“防艾禁毒”红色爱心服务队的师生与巍山县“防艾办”的工作人员配合,继续在巍山县城广场和街头开展“防艾禁毒”知识宣传。部分同学不顾在前一天的宣传活动中被烈日晒的中暑,今天仍然坚持工作。
我们的传单、宣传册以及同学们绘声绘色的讲解和当地“防艾办”提供的展板吸引了众多路人,当地的老乡说:“同学们关于‘防止艾滋病,远离毒品’的讲解让我们获益不少,我们回去也讲给家人、邻居听听。”
下午宣传活动结束后,我们又赶到巍山县永建镇小围埂村,参观了当地的清真寺和伊斯兰经学校,并在当地居民的配合下完成了关于“城镇居民生活水平调查”、“城镇‘九年制义务教育’普及情况调查”的问卷调查任务。
在圆满完成今天的宣传和调查任务后,我们由巍山县返回大理下关。
云南大学外国语学院“防艾禁毒”红色爱心服务队活动(八)
——2006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圆满成功
2006年7月15日上午,云南大学外国语学院“防艾禁毒”红色爱心服务队的师生在大理下关随机与当地居民交谈,最终完成“城镇居民生活水平调查”和“当地预防艾滋病知识的普及情况调查”为题的问卷调查的全部任务。至此,我们此次以“防艾禁毒”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调查”工作圆满完成。
下午我们乘车踏上了返回昆明的旅途。回顾这几天的生活和工作,有同学戏称:“我们就像游击队,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确,我们每天都在四处奔波、不停的工作,觉得很忙碌、很辛苦。但大家感受到的更多的则是忙碌中收获的喜悦;大家互相配合、互相照顾的情谊;以及当地老乡与我们热情配合的感动……
我们乘坐的汽车在山路上蜿蜒爬行,看着车窗外闪过的迷人风光,想到我们正在离大理越来越远,大家心中无限感慨。这次2006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让我们感受到了很多、也学到了很多。这段日子将成为我们铭记于心的美好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