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博客铸就爱心桥 无助儿童终圆入学梦
青春彩云南 发布时间:2008年09月10日
云南省江城县康平乡与老挝毗邻,山高林密,驻守勐康村的普洱市边防支队康平边防派出所在深入推进“爱民固边”战略中,责任区警官深入辖区,挨家挨户走访,认真调查,全面掌握辖区内缺失父母关爱的无助儿童情况,对4名父亲贩毒服刑、母亲远走他乡的儿童和2名母亲改嫁远走、父亲打工杳无音讯的无助儿童进行照片采集,建立档案、重点帮助。官兵每月定期捐款成立了“爱心基金”,为无助儿童购买书包、文具、衣物和营养品。在寨子里指定专门的负责人,通过派出所、临时养护家庭和村寨三者的配合,及时动态掌握孩子的成长情况,对孩子进行引导,使他们健康成长。今年9月,在官兵们的帮助下,3名孩子步入了校园,开始了他们求学的旅程,另外还有2名孩子也得到了困难补助。
六一节,康平边防派出所组织该所辖区的6名无助儿童在所部为他们度过了一个快乐难忘的儿童节。无助儿童一到所上,官兵们就为他们理发洗澡,换上了新买的衣裤鞋袜。组织无助儿童进行了运球接力赛、快速前进、丢手绢等游戏活动。带领无助儿童前往解放军某部参观,进行国防教育,大开眼界。为无助儿童准备了一顿丰盛的节日晚餐。晚餐后,派出所专门派车一路颠簸地把高兴的小朋友和临时监护人送到了汽车不能再走的地方。
在餐桌上,无助儿童李伟的监护人76岁的爷爷李二个把(名)老泪浑浊:“这菜真好吃,过年都没有这些好菜,真希望每天小孩都有得这些好东西吃,这是李伟长这么大以来吃的最好的一顿饭,也是他最开心的一天!”4岁瑶族儿童李伟,父亲因贩毒两年前入狱,母亲带着弟弟改嫁去了山东,只好与姐姐一起由76岁的爷爷李二个把(名)抚养。李伟家住勐康村赶马寨,十分偏僻,不通路,不通电话。今年4月初,李伟又拉又吐,高烧不退,病了几天,危在旦夕。赶马寨好心的村民无奈中想起了派出所的官兵前不旧来过李二个把家,还给了李伟100元钱和好多好玩的和好吃的,就托人说给了派出所。官兵们立即找到驻地医生,驱车一小时后,步行翻山越岭两小时赶到李二个把家,为李伟及时诊断治疗,并背着李伟返回送到了乡卫生院,治好了痢疾。
由于无助儿童从小缺少父爱、母爱,在他们的幼小的心灵中早早地埋下了孤僻、自卑、狭隘等心理问题。派出所正式启动了“无助儿童心理健康呵护行动”,定期由所上心理学专业毕业大学生警官为孩子提供心理辅导,帮助他们抚慰心灵创伤,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康平所警官段庆民2004年毕业于云南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是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经常为部队官兵作心理健康知识讲座,进行心理辅导。
今年7月,无助儿童中有几个达到了读书的年龄,读书要在学校住宿,要交纳一些住宿费、菜金、大米等。但这些孩子所在的家庭没有稳定的经济收入来源,生活贫困,难以供养孩子读书。派出所官兵有限的捐款也难以解决问题。责任区警官秦谷丰通过网络媒介,积极争取社会爱心人士的关注,通过网络发动网友捐款助学,力求让无助儿童步入校园,完成九年义务教育。
“聚沙成塔,集腋成裘,一个人的爱心也许是微不足道的,却能够改变一个无助孩子一生的命运;伸出你的手,伸出我的手,伸出他的手。奉献一片情,温暖一颗心,圆孩子一个求学梦”
“你是一个真正有爱心的好人,小孩真可怜,我也想帮助一个!”
“向边防警官致敬”
“怎样才能联系上小孩,我想亲自来看看”
新浪博客、西祠胡同、红叶枫情论坛争相在第一时间做了转载,受到了大家的强烈关注。秦谷丰连续在博客发帖16篇10万余字。几天后,社会爱心人士纷纷与秦谷丰取得联系,希望献上一份爱心。
关爱无助儿童终于有了令人满意的开始,然而,爱心事业任重道远。官兵们一如既往、前赴后继,责无旁贷地在路上继续努力地走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