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垒河畔写青春
青春彩云南 发布时间:2008年09月10日
“我们一定能够传承志愿精神,做好各项服务工作;我们将尽己所能,不计报酬,帮助他人,服务社会。我们的志愿服务工作一定会做得有声有色生机勃勃,服务孟连的点点滴滴必将成为我们生命中的不朽记忆!我们有理由相信孟连将成为我们人生舞台的亮点,将是我们青春无悔的见证!”——这是志愿者张新立作为2005届志愿者代表在欢迎欢送会上的发言。
2005届志愿者3人,加上2004届两年期6人共36人,广泛服务于孟连党政机关、教育、卫生、司法、人民团体等部门。为了更好地组织协调志愿者做好本职工作之余开展丰富多彩的志愿者服务活动,在团县委的关心指导下于
看到边疆教育的现实我们志愿者团支部主要做了两件事,其一是成立志愿者义务家教团,其二是实施“周五计划”。
义务家教团由李宝莉发起,她一方面通过张贴海报校园广播等形式在孟连一中进行宣传,希望更多的学生知道并参与进来;另一方面她在志愿者内部作动员,约18名志愿者先后参与进来,经过3周的积极筹备,2005年10月15日终于开课了。义务家教团主要针对孟连一中初三和高三的学生补习数学、物理、化学、英语,每周六进行。本学期义务家教团在补习功课的同时,还分别在2006年4月9日和5月27日针对高三学生举办了两次高考迎考讲座,介绍高校专业信息、心理调节、应试技巧等知识,积极为学生提供信息增强信心。两次讲座主要由李宝莉、杨致远负责,归一舟、周春苗等15明志愿者参加了活动作了相关发言。
约在2005年11月的一次支部会议上大家就如何针对孟连教育扶贫助困展开了争论,后来我们决定实施“周五计划”。我们打算在县上和乡镇中学寻找一些学习优秀而家庭贫困的学生,并跟踪拍摄一组关于他们的照片,对外宣传为他们寻找资助人。在校生周五回家,我们的拍摄任务一般只能在周五展开,所以计划叫“周五计划”。该计划的启动资金是我们孟连志愿者们凑出的共计330元。拍摄任务基本由志愿者郑昊、归一舟、杨致远等完成,目前该计划已经跟踪了两个学校的四名学生,并为其中的两个初三学生联系到了资助人。“周五计划”最低目标是帮助所拍摄的贫困学生,最高目标希望争取到固定的资金,设立一个奖学金。“五一”期间孟连举行了第三届神鱼节,志愿者们各利用所长,和一位茶商合作,以成本价购买他的茶饼,然后进行拍卖,可喜的是活动得到了孟连县委领导的直接关心和大力支持,去得了巨大的成功,四天共拍卖了四次,共募得善款一万余元。我们已经和上海宋庆龄基金会合作,主要用于孟连的扶贫助学。我们梦想的奖学金终于在大家的努力下获得了初步成功,大家都很高兴,这是我们送给孟连的最大的礼物。
志愿者是孟连街头一支重要的公益活动力量。2005年12月1日14名志愿者参加了县疾病控制中心举行的禁毒防艾宣传活动,我们走上街头散发传单。2006年6月26日是世界禁毒日,一大早12名志愿者就准时集合在通知地点再次走上街头向行人宣传禁毒知识。2006年3月3日是全国第七个爱耳日,上午13名志愿者身披“志愿者助残”的红条幅,走上街头向来往行人散发宣传单,宣讲用耳卫生防聋治聋知识,这一时成为孟连街头一道亮丽风景。3月5日为传统学雷锋日又是“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在志愿者团支部的号召下,早晨九点16名志愿者在孟连大桥头集合,自带工具徒步登山,共捡垃圾20袋,为法罕山洗了一次脸,还她以清秀、美丽。
志愿者们一个个用爱心温暖着边疆学生。服务于县残联的志愿者张新立,寻访到一个家住景信乡朗勒村的残疾人家庭学生,从2006年元月起先后资助该学生300元,并帮助其向团县委“希望工程办”申请助学金600元。“六一”儿童节事12名志愿者自发集资600元(其中支教富岩乡的志愿者刘义单独出资400元)购买了一批文体用品捐给了富岩乡中学,以表达对学生们的祝福和鼓励。这批物资由李宝莉、归一舟作为志愿者代表送到了那里。
时光如水岁月如歌。大批服务期满的志愿者就要离开了,经过支部讨论决定在两年期志愿者张新立处设立捐赠点,临走的志愿者将衣物餐具等东西先后拿到捐赠点,以便捐给最需要帮助的人——贫困残疾人,目前此项工作正在进行中,据捐赠点初步统计已收到志愿者捐赠物品100余件。为全面总结我们已做的工作,介绍还要延续的工作,以便于下一批志愿者尽快进入状态,并将工作继续开展下去,我们编写了《孟连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报告册》。先有各个志愿者撰写自己所在孟连的工作、感受等,统一有李宝莉进行编辑,目前已经基本完成。这是个继往开来的举措。
一年的事实说明我们做到了出来孟连的誓言,我们来到了边疆,我们服务于孟连,我们用爱心和激情书写了无悔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