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默涵等北大学子到永胜开展社会实践

青春彩云南 发布时间:2008年09月10日



  北京大学新青年助学协会(原默涵助学基金会)负责人刘默涵等10位学子于7月7日至10日到永胜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重点了解永胜教育事业状况、学校建设以及贫困学生家庭情况。永胜团县委高度重视,积极协调,认真配合北京大学新青年助学协会圆满完成了各项实践活动。
  8日上午,在县长助理刘新利和团县委、县残联、县慈善工作站负责人的陪同下,北大学子们到永胜孤儿院看望慰问了孤儿,并同县民族中学的同学们一起与孩子们进行了互动联谊活动,和孩子们一起分享了带来的小食品,与他们分别合影留念。在北大学子真诚、热情的感染和带动下,孩子们很快摆脱了拘谨和羞涩,融入到了现场欢快、开心的氛围中。他们用天真爽朗的笑声和发自内心的歌声向大哥哥大姐姐们表达了心中的感谢和敬意。中午,看望孤儿的全体人员与孩子们共进午餐,体验孤儿院的日常生活。8日下午,在政府会议室举行了“北京大学新青年助学协会永胜座谈会”,县委、县政府以及相关部门领导出席。在近四个小时的座谈会上,双方就永胜县基本情况、教育事业发展现状和新青年助学协会的创办、发展历程、目前协会成员概况等方面作了相互介绍,县直部分学校领导和教师代表作了发言。期间,来自县一中、永北镇中学的部分学生代表和学生家长针对如何加强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孩子的健康成长、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良好沟通以及高考升学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北大同学们以自身经历和真实感受为例作了精彩而且具有说服力的发言,深深地打动了在座每一个人的心,引发了大家对许多普遍存在的家庭教育问题的再思考。
  9日,10名北大同学分为3组,在有关人员的带领、陪同下,分别到永胜县三川镇、仁和镇和六德乡走访看望了孤儿和贫困学生家庭共20户。当天天气恶劣,大雨滂沱,同学们在泥泞陡峭的山路上艰难行进了4个多小时,对于从未有过这种经历的他们来说,艰苦程度可想而知。所到之处,他们都为看到的景象、了解到的贫困状况所触动,山区孩子们极度贫困、艰难的生活状况、落后的教学条件和不屈的求学欲望强烈地震撼着学子们包括同样出身于贫寒家庭的刘默涵的心。泪水模糊了他们的双眼,他们表示,结束此次永胜之行后,将尽快整理相关走访资料,利用助学协会在社会爱心人士中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尽最大努力为贫困山区的孩子们争取急需的捐助,改善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条件。
10日,北大学子们分别到永北镇大厂小学和程海镇星湖小学走访看望了教师和学生,与师生进行了座谈,并为学校捐赠了一批图书。刘默涵和同学们鼓励当地学生尤其是贫困学生,勇敢面对生活、学习中的困难和逆境,坚定知识改变命运的信心,树立改变家乡贫困面貌的理想,发奋读书,健康成长。大厂小学和星湖中学的同学们也向北大的哥哥姐姐表达了心中的敬佩之情,纷纷表示立志成为像他们一样的优秀人才,做祖国的坚实栋梁。
  7月10日晚8点,北京大学新青年助学协会永胜报告会在县委政府机关礼堂举行。礼堂近500个位置座无虚席,前后出口处都挤满了前来听报告的人,其中既有初、高中学生,也有学生家长和政府机关干部职工。精彩的报告数次被热烈的掌声打断,听众和报告者的心灵产生了巨大的共鸣,家长们因刘默涵的报告而重新审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青少年学生们也因和北大的哥哥姐姐有着相同或相似的成长经历而被感动,激发了他们深层的思想转变,令他们学会了正确认识并处理青春历程中必经的一系列问题。报告会结束后,许多中学生纷纷拿出笔记本,请刘默涵等同学签名留念。刘默涵留下了联系方式,并表示欢迎永胜中学生以书信、电子邮件等方式经常沟通交流,帮助解答学习、思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7月11日上午,北大学子赴永社会实践圆满结束。刘默涵表示,回去以后将利用各种渠道宣传永胜的教育贫困状况和孤儿成长中的困难,尽力募集捐款给予救助。此次北京大学新青年助学协会永胜之行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群众反响强烈,北大学子为永胜带来了许多令人耳目一新的新思想、新观念和新信息,在社会各界尤其是广大青少年群体中产生了深刻的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