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无界

青春彩云南 发布时间:2007年06月20日

爱心无界

——南华县实施希望工程综述

“十五”期间至“十一五”开局,南华县历届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希望工程建设,采取多种形式、多种层次为万千学子办实事、解难事、办好事,扎实推进希望工程建设。

春天播种了希望的种子,只要一缕春风,就吹得南华山清水绿,万紫千红。1994年3月,南华县被共青团云南省委列为实施希望工程救助布点县以来,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参与希望工程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1996年,由香港陈伟民夫妇投资39万元的南华县第一所希望小学——上海为民第二希望小学落户马街镇官上村。至此,一笔笔不知名的助学捐款从各地汇到了南华,一所所希望小学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一批批困难失学儿童又重新找回希望,到1997年,共收到各界人士“爱心储蓄”57万元,年内新增救助对象50名,21所希望小学开工建设。

盛夏释放似火激情,只要心里有爱在燃烧,我们的行为不仅仅感动自己更会感染别人。2004年6月,由楚雄州国税局捐资20万元参与建设的沙桥镇田心国税希望小学竣工,解决了400名儿童入学问题;8月,由上海农工党捐资10万元参与建设的沙桥镇山场农工沪滇汇裕希望小学竣工,解决了360名儿童入学问题。2005年9月,上海大众汽车公司爱心慰问团到龙川镇蟠龙希望小学举行了爱心捐赠活动,捐赠了价值3000余元的学习生活用品。2006年8月,省青基会向罗武庄乡中心完小、三家完小和臧当完小捐赠了价值3000多元的希望工程图书。2005年4月杜彼得先生夫妇到蟠龙希望小学了解学校情况后捐资2.5万元,建盖蟠龙希望小学70平方米的学生餐厅,添置钢架床20套;11月,美籍华侨罗伟京先生到一街乡平掌完小看望受助学生杨雪敏,为她送去3000元的慰问金。2006年9月,由美国华侨曾霆先生投资20万元,县级财政匹配8.8万元,总投资28.8万元的南华县龙川镇木兰希望小学开工建设,爱心将世界华人、国际友人的心紧紧连在一起。2004年和2005年6月,由13人组成的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生考察团一行在各级党委、政府和团组织领导的陪同下,先后深入到龙川镇蟠龙希望小学、罗家屯稻香希望小学考察希望工程建设。2001年至今,香港杜彼得先生先后4次深入蟠龙希望小学了解学校发展情况,看望资助的14名学生,为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实际困难。2001年初,由香港杜彼得先生捐资18万元的龙川镇蟠龙希望小学开工建设;11月,由香港福建希望工程基金会稻香火锅酒家投资20万元,县级财政匹配资金28.8万元的龙川镇罗家屯稻香希望小学开工建设。在竣工典礼仪式上,香港福建希望工程基金会、香港稻香集团有限公司又捐款5万元。

金秋枝头累硕果,来源于对幼苗的呵护,贯穿于爱心的保持和延续。截止2006年,希望工程在南华建成了26所希望小学,总投资336万元,建筑面积8827平方米,解决了2595名适龄儿童入学问题;受省青基会救助学生共计648人,累计发放助学金13.9863万元;向贫困学生发放助学金873515元,资助贫困中小学生和考取大学新生累计3700人次;组织希望小学校长3名免费到上海参加第86期希望工程全国教师培训班学习;在兔街、马街、雨露3个乡的希望小学建成了“希望书库”图书室。捐资助教缓解了校舍严重不足、图书配备率低、教学仪器配备率低等问题,入学率、巩固率进一步提高。2001年起,全县开展了“一助一”活动,共捐助家庭贫困、品学兼优的在读高中生48人,金额达38000元。2002年8月,全县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寒窗助学”活动,至2003年底,全县91个县直属单位、12个乡镇的5819名干部职工和1377户个私企业共捐资864415.90元。至2006年共救助学生3008人,发放救助金646652元。2005年,全县开展“先教助学”活动,共捐资50.13万元,5402人慷慨解囊献爱心,改善基础设施建,救助贫困学生164名。2005年12月,共青团南华县委被团省委和省青基会授予“希望工程建设奖”的荣誉称号,龙川镇蟠龙希望小学被表彰为“云南省模范希望小学”,团县委书记张燕同志被授予“希望工程建设奖”。3名长期扎根贫困山区的山村教师荣获了“希望工程园丁奖”,南华县希望工程充满希望,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