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自草坝小学2900多名师生课间操舞起彝族霸王鞭

青春彩云南 发布时间:2017年01月17日

   1月13日,随着蒙自市草坝中心学校最后一家完校教师彝族霸王鞭课间操比赛得分的亮出,标志着该镇2900多名师生一个学期的教学任务圆满结束。 

 

 

  据悉,草坝中心学校长期重视挖掘、整理、传承民族文化精髓。本学期开始,把当地传统的彝族霸王鞭编成课间操,在全镇10所完小中推广,目的是让师生在健身强体的课间操中传承民族文化精髓。 

 

 

  据当地老人讲:彝族霸王鞭是700多年前随迁徙来草坝的彝族祖先一起来到草坝的。是彝家人综合日常犁、砍、打、割、抬、挑、跳走、号子(唱)等劳动姿势编成的一种民间舞蹈,经过一代又一代的传承和改进,形成了当地人表达喜悦心情的一种传统方式。 

 

 

  草坝彝族霸王鞭,是在一根长三尺三寸的棍子两端上各钻有几个孔,在每个孔装上几枚铜钱、铜铃,用红布条缠住棍子。舞者上下左右舞动时,铜钱、铜铃发出清脆的声音,飘舞的红布条如火苗在燃烧着。舞者将鞭子向空中抛起,飞身跃起接住,如空中捉鹰,舞者向地上猛击,来个鹞子翻身,挺起,似大海缚龙,舞者将霸王鞭向自己的肩、腿、腰部捶打,上下翻滚,似蛟龙盘柱,其特点是、节拍明快、舞步简练纯朴、动作粗犷豪放、矫健洒脱、气氛欢快。草坝彝族霸王鞭,展示了彝族丰富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是一个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