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演出吃米线玩泥巴 印度青年代表入滇考察“印象深刻”

青春彩云南 发布时间:2018年07月21日

转自信啦 热点——07-08

 

  云南信息报讯 记者张艳萍 7月3日,应全国青联邀请,以印度青年事务与体育部青年事务协调局局长拉贾·恩为团长的印度青年代表团一行近200人抵达北京,开始访华之旅。 

 

  在北京停留两天后,代表团分多个组,多方位感受新时代的中国。7月6日,以尼娜女士为分团长的百人团抵达昆明,这也是自去年“中国—上合组织青年交流中心”在昆明学院挂牌成立以来,迎来的第一个上合国家的青年交流访问团。 

 

  了不起的《云南映象》 

 

  当天,代表团观看了大型原生态歌舞节目《云南映象》。代表团成员罗希特?拉杰表示:“第一次观看这样的节目,感觉很了不起。” 

 

  7月7日一大早,代表团又来到位于昆明学院的中国—上合组织青年交流中心参观交流。 

 

  在欢迎仪式上,昆明学院校长黎素梅表示, 2017年12月30日,中国-上合组织青年中心落户昆明学院,为学校拓展国际交流合作空间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学校将发挥区位优势,重点围绕上合组织框架内的青年人文交流,引领各国青年在上合组织框架内开展更多合作,积极发挥上合组织国际效应和示范作用,促进上合组织国家青年在交流中形成对和平、发展、平等、共享的共识,共同追求和实现人类合作的梦想。不断推进与南亚、东南亚等国家全方位、多领域的交流合作,实现学校国际交流合作工作向深度、广度发展。 

 

  共青团云南省委书记唐源则认为,这100名来自印度各地的优秀青年学生和青年代表不远万里来到云南,“是我们增进交流、寻求合作、共促发展的好机会。” 

 

  “近年来,我们每年都派出云南青年代表团或者选派云南优秀青年代表参加中国青年代表团赴印度交流访问,通过与印度青年社团组织持续多年的互动交流,云南青年与印度青年的了解进一步加深,合作进一步深化,友谊进一步巩固。通过‘中国—上合组织青年交流中心’这个平台,更加广泛的开展中印青年的人文交流活动,不断增进彼此了解和信任,促进两国各界和两国人民加深相互理解、培育友好感情,共同推动中印关系更好更快更稳向前发展。” 唐源说。 

 

  云南特色艺术和饮食文化引人入胜 

 

  欢迎仪式结束后,印度青年代表团成员分三个组在昆明学院体验云南特色文化。 

 

  在位于昆明学院的滇池流域生态文化博物馆,代表们观看了具有云南特色的茶艺表演,品尝了大理白族风味独特的“三道茶”和云南普洱茶。来自印度某高校的石格温·查图维迪竖起大拇指,用中文连声称赞:“好喝,好喝”。在被问到对云南的印象如何是,石格温·查图维迪表示,这是他首次来到中国,来到云南,他眼中的云南可以用3个好来形容,即“好看、好喝、好吃”。 

 

  到紫云青鸟体验云南民族特色手工艺品——紫陶制作的代表们也愉快地玩了一次泥巴,热情高涨地投入到紫陶制作中。印度青年事务与体育部官员、印度青年代表团的副团长希特拉·加尼森表示很喜欢这种民族特色与时尚并存的艺术,“紫陶的制作对学生来说是一次很好的体验,让他们更加了解泥的艺术。”  

 

  最放飞自我的当属前往旅游学院烹饪实验室体验云南特色饮食文化的代表们,他们不仅亲自上阵体验如何在空盘中画糖画,还在品尝云南特色美食——凉米线时玩出了各种“黑暗料理”代表们排着队,在厨师的带领下往碗里配料。看着香菜、豆芽、芝麻等在印度难得一见的食物,有几名代表直接戴着手套将一样样配料往嘴里送,一边尝着一边说“好吃!”很快,一碗碗味道千奇百怪的凉米线出炉,大家依然吃得津津有味。青年领袖代表罗希特·库巴尔表示他太喜欢这种凉米线,“我喜欢辣的食物,非常好吃。” 

 

  云南灿烂的历史、美食文化令印度青年流连忘返,昆明的现代化发展更让这些大多是第一次到访中国的客人们啧啧称奇。参观结束后,分团长尼娜女士表示,印度青年代表们此行受益匪浅,本次活动组织有力,效率很高,为中国和印度青年们的交流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让大家更深入地了解了双方的文化、历史和经济等发展状况,云南是个美丽的地方,很喜欢《云南印象》的表演形式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相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