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中央、光明日报“2018镜头中的最美支教团”报道云南大学研支团事迹
发布时间:2018年07月24日
从昆明坐飞机到保山机场,换长途大巴,三个半小时后到达六库;次日一早,从六库换越野车,经过近10个小时的颠簸到达贡山县城。两天过去了,此时“2018镜头中的最美支教团”摄影采访团距离目的地——独龙江九年一贯制学校,还有一天的车程。
一路上,山路蜿蜒起伏,连续降雨造成的泥石流和塌方留下的痕迹随处可见。山路只能勉强通过两辆对向行驶的车辆。每次错车,都有一方要停下来,让另一方缓缓地先行通过。带我们进山的茶师傅是傈僳族人,在六库经营一家旅行社,专门接待来怒江旅游的游客。路上遇到过几段拥堵路段,他带着我们一会儿穿山,一会儿过河,神奇地躲过了所有拥堵。据茶师傅介绍,进山的路经常堵车,有时候一堵就是一整天。
独龙江乡位于云南西部,和缅甸接壤,距离省会昆明有3天的路程。抵达独龙江乡之前,我们一直在想象这所与世隔绝的学校会是怎样一副封闭的模样。然而当我们刚进入独龙江乡,眼前井然有序的漂亮街景让我们不停地发出惊叹。乡镇中心随着山势起伏有三条街道,街道周边排列着一座座风格统一、充满民族风情的建筑,蜜桔色的外墙上装饰了七彩线条和几何图案,牛头造型的标识随处可见。
学校也和整个乡镇中心保持着一致的风格,校园里面分布着初中部、小学部、学生宿舍、教工宿舍、食堂、操场,各种硬件设施一应俱全。在这里支教的是来自云南大学的六位志愿者——孙博恩、赵文婷、杨本贤、田彤彤、杨婷薇、胡俊涛。在几天的拍摄和采访中,除了正在外地承担监考任务的杨婷薇,其他几位支教志愿者都分别和我们谈起过,这里的条件比他们来之前想象的要好得多,在生活方面几乎没有遇到什么困难。
校长杨四洋告诉我们,怒江州实行14年义务教育,包括从小学到高中的12年义务免费教育和2年学前免费教育。学校目前共有68名教师,400余名学生分布在从幼儿园到初三的11个年级里。作为共青团中央研支团项目的一部分,从三年前开始,每年都有一批来自云南大学的学生来这里支教,大大缓解了因师资不足带来的教学压力。
杨校长说,过去学校学生的成绩与县里其他学校相比有较大差距,平均分相差二三十分。这些年学生成绩有了巨大的进步,差距已经缩小到十分以内,有些科目学生成绩甚至在全县名列前茅。能够取得这些成绩,研支团的志愿者们功不可没。
学校近年的飞速发展离不开乡里对教育事业的重视。在建设新的乡镇中心区域的时候,乡政府特别把区域内最大、最平整的一块地区作为学校建设用地。政府不仅在财力物力上给予学校最大的支持,也投入大量人力帮助学校,确保没有一个孩子辍学。
这所大山深处的学校能够取得傲人成绩,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关注。国美公益的爱心也跟随“2018镜头中的最美支教团”摄影采访团跋山涉水来到了这片净土,他们为这里的孩子和老师提供了液晶电视、投影仪、笔记本电脑等教学设备,希望能为这里的教育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学生好,一切都好!”这是我们见过的最质朴的办学理念,也正是这简简单单的一句话,体现了一所学校、一个地区对于教育事业的态度和把握未来的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