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学院——我们砥砺前行的青春故事丨青春迎盛会·建功新时代

发布时间:2018年07月29日

  红河学院地处滇南明珠--蒙自,是云南的南大门,紧邻越南等东南亚国家,红河学院一直以来充分利用本土地缘优势,紧密结合学校“国门大学”的办学定位,创造性的开展各项团工作,在思想引领、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组织建设等诸多方面取得良好成绩

  

 

  一、思想引领方面

 

 

 

  (一)以活动促进思想引领工作

 

  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开展相关活动,确保党和国家的重要方针政策进支部、进社团、进网络、进团课。

 

  活动时间

 

  每年三月份学雷锋,四月份清明节,五月份五一劳动节、五四青年节,学生入团、入党等重要节日和时间节点。

 

  活动主题

 

  以志愿服务、爱国主义教育、主题团日活动、学习交流座谈会、民主生活会、新媒体传播互动等形式,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二)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宣传

 

  2015年8月4日,与河口77325部队签署《云南省红河州红河学院共青团·中国人民解放军77325部队63分队共建共育协议书》。双方将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走边关”军事实践活动、学雷锋志愿服务等活动方面长期合作,共同进步。

 

  红河学院组建少数民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讲团,选拔红河学院少数民族学生利用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的时间赴少数民族地区,用少数民族语言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取得了较好反响。

 

  二、校园文化打造方面

 

 

  “地方性、民族性、国际化”的办学特色

 

  红河学院迄今为止组织开展了四届国际周系列活动、三届水灯节晚会等旨在推广国际文化的学生活动,进一步增进红河学院中外学生间的了解、沟通、理解和合作,为推动红河学院国门大学的建设付诸努力。

 

  要求育人导向,体现素质拓展计划

 

  以育人导向,体现素质拓展计划的要求,成功打造出了一批符合大学生特点及学校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学术科技、文体艺术、志愿者服务、国际交流”类的校园文化活动。各类社团文化活动每年约200余次。

 

  红河学院智力运动会

 

  读书节系列活动

 

  学雷锋青年志愿服务活动

 

  做好事、做善事、做志愿者活动

 

  1+X希望水窖活动

 

  界熄灯日主题环保社团广场文化活动

 

  中国梦 民族情社团广场文化活动

 

  社团文化节

 

  跨年音乐篝火晚会

 

  寝室美化装饰大赛

 

  微言点赞中国梦微博大赛

 

  大爱微情书微博大赛

 

  书法名家进校园

 

  文源杯书法篆刻大赛

 

  主持人风采大赛

 

  五四文化艺术节 创业计划大赛

 

  民族文化节

 

  社团文化

 

  三、以志愿服务工作

 

  推进服务型团组织建设

 

  号召更多的青年学生参加志愿服务工作,打造红河州最具影响力的青年志愿者品牌,为红河州的各项事业服务。

 

  (一)服务本土

 

  共青团云南省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以来,积极组织同学进入蒙自各社区开展爱心助学活动,为贫困职工和农民工子女送去温暖;坚持到福利院、敬老院和贫困乡镇和山区进行爱心志愿活动,形成了一个长效性的系列服务活动。

 

  红河学院青年志愿服务工作已成为了红河州、红河学院大型会议和活动的一道靓丽风景线,青年志愿者服务工作品牌效应初步彰显。

 

  开展的志愿服务活动有:

 

  2015年首届红河州文化艺术节和云南省第九届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

 

  第六届云南省科协学术年会暨红河流域发展论坛活动

 

  红河州工青妇组织“金秋圆梦

 

  “徒步助学”活动

 

  红河州“石榴节”

 

  春运志愿服务

 

  第九届“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

 

  2017年蒙自国际马拉松比赛志愿服务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州60周年庆典志愿服务活动

 

  (二)造血干细胞工作服务

 

  红河学院成为云南省所有高校中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最多的高校之一,并被全国红十字总会授予“全国优秀红十字志愿服务队”的称号。

 

  2013年,商学院柳新梅同学成为红河学院第一例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女生,红河学院第4例红河州第7例云南第88例全国第3791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2014年,红河学院生命学院孟有斌同学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成为红河学院第五例,红河州第9例,云南省第97例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

 

  (三)服务农村

 

  2013年

 

  志在四方绚青春,奋斗成就中国梦

 

  以“志在四方绚青春,奋斗成就中国梦”为主题,开展了2013年暑期大学生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及个人暑假社会实践活动。

 

  红河学院团委历来对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重视和优秀的工作表现,2013年,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项目管理办公室授予红河学院团委“优秀等次项目办”的称号。

 

  经各级团学组织申报、答辩,今年共立项了三支校级重点团队。“播撒青春智慧  建设魅力城子”红河学院赴泸西县永宁乡城子村实践团队-国际学院 被评为“我与天翼同行”全国三下乡重点服务团队;红河学院梦想之梯赴元阳“三下乡”志愿服务团队-人文学院 已申报省级重点团队;大学生社团联合会和北京桂馨书屋联合开展的赴金平县大寨乡大都马村及大都马小学志愿服务团队项目已经进入第二年。

 

  个人项目中,通过同学参加社会实践,撰写实践报告,学院、学校的评审,共有十三名同学撰写的实践报告获得红河学院2013年暑期个人社会实践“优秀成果奖”。

 

  2014年

 

  为祖国勤学修德 以实践明辨笃实

 

  以“为祖国勤学修德 以实践明辨笃实”为主题,开展了2014年暑期大学生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及个人暑假社会实践活动。经各级团学组织申报、答辩,今年共派出了四支校级重点团队。

 

  赴弥勒市五山乡牛平村委会拖拖村的爱巢爱心团队在结对帮扶、政策宣讲、关爱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方面表现优异,并被校园网、校园电视台、弥勒电视台、云南信息网等多家媒体关注报到,申报省级重点团队。赴屏边县城及白河乡放阳村的青春筑家园团队,在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讲、禁毒宣传、走访调查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并取得较好反响;赴金平县铜厂乡董棕河小学的灵青?苗岭阳光行动支教团队在进村、进校开展支教活动和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讲方面表现突出,获评国家级重点团队。赴河口县南溪镇、桥头乡、河口镇国门河口新型城镇化调研团队主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新型城镇化调研、收集当地先进典型事迹,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方面取得较好成绩。

 

  2015年

 

  在青协和各学院青志队的努力工作下,今年红河学院大学生暑期“三下乡”共有十支校级重点团队立项,202名青年志愿者参与,从关爱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讲、爱心助教、贫困帮扶、法制宣传、电子商务推广、生态环境保护、民族文化调研、科技支农等方面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出校园、深入社会,了解社会、认识国情,锻炼意志、培养品格,增长才干、奉献社会。

 

  2016年

 

  2016年科技文化卫生暑期“三下乡”活动,共选派了11支团队,140余名师生参与。其中:校级重点团队5支,院级重点团队6支,分别赴金平、红河、弥勒、石屏、蒙自五个县市开展爱心支教、科技支农、文化宣传、政策宣讲、扶贫调研、科普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讲等活动。

 

  (四)服务同学

 

  2013年,红河学院有多名同学因疾病、家庭变故等原因,生活、学习陷入困境。校团委发挥组织优势,通过红十字会、青年企业家协会等渠道,为这些同学协调到了近三万元善款,让他们看到了生活的希望。红河学院07级毕业生范明波同学罹患淋巴癌而坚持返校归还助学贷款的事迹感动了红河学院全体师生,红河学院团委号召全体团员青年开展“学习诚信校友范明波精神”的团日活动,并组织动员师生为诚信校友范明波募集善款,共募集善款3万余元。

 

  (五)国际志愿服务

 

  2013年,红河学院团委和国际合作与交流处依托红河学院相关专业优势,建成红河学院独具特色的对外援助项目,通过对境外云南侨胞的专项服务,延伸“云南精神”的服务外延和桥头堡战略的国际影响力。该项目被团省委列为2013年云南省高校团学工作精品项目,此后至今,泰北国际志愿者工作一直是红河学院重点志愿服务工作之一。

 

  (六)加强志愿服务组织建设

 

  加强志愿服务组织建设。2015年4月红河学院团委指导学生成立了红河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并在各学院设青志队,在红河学院组建了近200人的志愿服务骨干队伍。红河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多次参与省州校大型会议和活动的志愿服务,红河州青年志愿服务工作品牌效应初步彰显。

 

  四、以学术科技、创新创业、

 

  促进红河学院学风建设

 

  2013年

 

  在“云南省第七届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节”中

 

  获得:

 

  一等奖:1个

 

  二等奖:1个

 

  三等奖:7个

 

  优秀奖:5个

 

  易中周老师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

 

  丁现恩同学被评为“活动标兵”

 

  艾美情同学被评为“优秀个人”

 

  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三等奖。

 

  2014年

 

  在“创业计划大赛”中,从优秀作品中选拔推荐10件作品参加省赛,并全部获奖;

 

  2015年

 

  在“第八届云南省大中专学生课外学术科技节”中

 

  二等奖:5件

 

  三等奖:2件

 

  优秀奖:8件

 

  红河学院同学再次晋级全国大学生“挑战杯”。

 

  2016年

 

  在“云南省第七届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

 

  铜奖:3件

 

  优秀奖:7件

 

  2017年

 

  在“云南省第九届大中专学生课外学术科技节”中

 

  二等奖:2件

 

  三等奖:7件

 

  优秀奖:4件

 

  五、适应青年新常态

 

  利用新媒体助推团工作

 

  为适应青年需求,把握青年特点,红河学院团委有效的建立起了一个青年信息交流平台,加强宣传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和改进网络宣传引导工作,坚持优化QQ空间、微信公众号内容,配合推进“青年之声”品牌工程,同学校官方微信平台积极互动。我们将工作落小落实落细,建立了红河学院团委—学生联合会—社团、红河学院团委—各学院团委(学生会)—各班级(团支部)的“单核双路三层”宣传体系。

 

  全面覆盖每一个团的基层组织和青年团员。以今年为例,在红河学院团委QQ空间、红河学院学生联合会QQ空间、共青团红河学院委员会微信公众号三个主要新媒体平台,转发、推送信息600余条,每条评价阅读量近2000人次。

 

  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已经试点运行,2017年12月,出台了红河学院第二课堂成绩单相关制度,成立了校级第二课堂认证管理中心。2018年3月,在全校各学院试点推行第二课堂认证制度,各学院成立了由团委书记牵头,副书记主要负责,双创部部长及班级双创委员具体运营的院级、班级第二课堂认证小组。截至今天,经过近三个多月的试点推行,全校学生激活学生总人数10066人,部落数量367个,达到了注册认证率100%,共发布活动2513次,参与人次达到125444人次,活动综合评价平均分4.65分(总分5分),活动第二课堂活力已经彰显。

 

  六、大力推进学生组织机构改革

 

  红河学院学生联合会由校学生会与校学生社团联合会组建合并而成,自第一届学生联合会2015年12月组建以来,红河学院团委始终坚持不懈的指导和帮助学生联合会开展各项工作,督促其为广大学生服务。

 

  通过学生联合会加强对学生社团的管理、支持和服务。目前红河学院共有学生社团50个。

 

  其中:兴趣爱好类社团:15个

 

  文艺体育类社团:16个

 

  学术科技类社团:7个

 

  社会实践类社团:4个

 

  志愿服务类社团:3个

 

  民族文化交流类社团:5个

 

  新增社团:2016年新增社团:10个

 

  2017年新增社团:4个

 

  在红河学院学生联合会的指导和管理之下,很好的发挥了红河学院学生社团在繁荣校园文化、促进人才成长中的积极作用,更好的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监督”。

 

  七、开展基层团组织活力提升工程

 

  扎实整顿基础团工作,开展基层团组织活力提升工程。自从严治团以来,红河学院团委组织部对各二级学院团委开展了基础工作排查,认真审核各二级学院团工作开展情况,从支部建设、团员管理、活动管理等各方面规范了团工作的开展,夯实团工作基础,在此基础上扎实推进“一学一做”主题实践活动。

 

  把活动推进列入五四评优考核,对红河学院主题团日活动实行优秀项目申报工作,对优秀团日活动给予相应支持。

 

  共青团云南省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以来,红河学院团委在上级团组织和学校党委的关心支持下,攻坚克难,在改革创新的路上稳步前进,立足解决实际问题,建设特色化、服务化、实效性的团工作格局,改革之路责任重大,任务艰巨,红河学院将继承共青团的优良传统,认清形势,结合当代青年的特点和学校总体战略,从同学的需求出发,完善“以学生为中心”的共青团工作体系建设,为同学的成长成才服务,为红河学院的发展稳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