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三下乡”走进华坪开展活动

发布时间:2018年09月06日

  普通话推广助发展,童心童梦展翅高飞。丽江市华坪县地处云贵高原与四川盆地交界处,受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等客观条件的影响,当地村民在语言沟通上局限于本土方言,因此制约了当地的发展,也大大降低了村民们的生活水平。视野因为大山的阻隔,变得十分狭窄;梦想因为条件的不足,变得遥不可及。

 

 

 

  暑假期间,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团队赴丽江市华坪县通达乡丁王村,开展普通话推广活动。本次活动旨在大力推广、普及普通话,开拓孩子们的视野,放飞他们的梦想。

 

  跋山涉水探知民情民生

 

  推普助梦情系童心童梦

 

  推普实践团到达活动目的地——四面环山、绿树成荫的通达乡丁王村。一到达目的地,推普实践团便来到村委会与村长进行对接,说明了本次活动的内容及意义。村长对我们的到来表示非常欢迎,他们将积极配合本次活动的开展。在交流中,村长也提到:“国家的文化扶贫工作目前在农村开展难度很大,我们村中大多青壮年在外打工,村民大多以老年与儿童为主,对普通话的了解很少,学习普通话的意愿也不强烈。这样的条件下,你们活动开展相对会比较困难。”听到村长的话,推普实践团并没有心灰意冷,而是重新制定策略,将推普的重点目标转移为青少年群体。

 

  随后,推普实践团就立刻投入志愿服务之中,与当地村民进行交流。根据村民现在的生活条件、兴趣爱好、人际关系等方面对当地情况进行简单地了解,以便在之后推普过程中有更多的着手点。在村长协助下,推普实践团又走访了几户村民,与村民家的孩子进行接触,征询他们对于普通话进校园、课堂以及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看法。过程中孩子们充满热情与纯真的眼神,是对本次推普实践团团队成员们最大的肯定。在走访中,推普实践团明确了之后开展活动的侧重点,并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了活动方案并开展了推广普通话的宣传。

 

 

 

  以普通话之乐

 

  扬学习之风

 

  为了激发村民学习普通话的兴趣,志愿者们使出浑身解数,不仅给村民们表演了相声类节目《普通话与方言》,还邀请当地村官进行特色普通话演讲,举办了一场颇具风采的普通话学习小演出。志愿者的热情澎湃使得原本严肃的学习气氛热闹起来,笑声与掌声此起彼伏。看着村民们笑开了花,志愿者们感到由衷的自豪。

 

  一群人的欢聚,一场快乐的演出,一次文化的碰撞,村民们认识到了方言的局限性以及学习普通话的必要性,普通话对人际交往的便利,生活质量的提高,自身修养的培养等都有着极大的影响。最值得高兴的是,孩子们感受到了普通话的魅力,此时的他们对学习普通话的兴趣越来越高涨,对外面的世界无限向往,对自己的梦想也越发坚定。

 

  普通话推广助发展,童心童梦展翅高飞。村民们从刚开始学习普通话时的懵懂到体验了普通话学习乐趣后露出的笑颜,孩子们由一开始的腼腆娇羞到用普通话大声说出自己的梦想。一点点的改变,温暖了志愿者,也激励了他们在推普的路上砥砺前行。快乐的时光总是过得太快,我们的丁王村推普活动就要结束了,而推普团队的故事依旧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