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学院举行2018级新生校史校情教育讲座
发布时间:2018年09月12日
2018年9月7日晚7时30分,文山学院2018级新生校史校情教育讲座在艺馨楼报告厅举行。此次新生校史校情教育讲座由文山学院党委书记熊荣元主讲,学生工作处处长、武装部部长韩荣玉老师主持。
熊书记首先给同学们解读了文山的历史和“文山”一词的来历。他介绍说到“文山”来源于清朝雍正八年间,文山县首任知县徐本仙在其《修建文山书院记》一文中首次提出来:取源于《易经》第二十二挂的贲卦和第二十六挂的大畜卦,文中所记“取诸贲而得文之源,取诸大畜而知山之用,邑之以文名山也”,即从贲挂取“文”字,从大畜挂中取“山”字 ,故名文山。徐本仙先生在文中取名“文山”二字,意为警醒后人在文山为官做事,要以文修身,明德务实,谦逊做事,低调做人,知行知止;敬畏天命,尊重规律,顺应自然,和谐共生,不畏艰难,务实奋进,造福于民。否则,引火烧身,有牢狱之险。文山古城东有文笔塔,西有武塔,城中建有文庙、武庙、五子祠等建筑古寺,改开化府为文山县,就是要教化于民,以文载道,以文名山,有文化明德开化之美意。熊书记此番讲解,使同学们对文山有了初步的认识。
然后,熊书记为同学们全面介绍了文山学院的概况。他表示,在7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凝练出了“博思审问,明德笃行”的校训,“言传身教、尽器弘道”的教风和“存疑存思、追求真理”的学风,以培养适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高质量应用型人才为己任,这是文山学院的责任和担当。“博思审问,明德笃行”,这八个字很好地体现了文山学院“文以载道、山高为峰”的精神内涵与校园文化,也是对每一位师生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