澜沧江—湄公河青年代表齐聚大理大学: 举行构建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论坛
发布时间:2018年09月20日
9月8日下午,由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举办、云南省青年联合会承办的澜沧江-湄公河青年领袖文化体验营来自柬埔寨、中国、老挝、缅甸、泰国、越南的120名青年代表相聚大理大学,举行了构建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论坛和中外青年才艺交流活动。澜湄青年领袖文化体验营一行先后参观了大理大学民族文化艺术馆、生命科学馆和古城校区校园。
民族艺术馆
在民族艺术馆,代表们走进少数民族服饰、滇西乐器、木雕、茶马古道和滇西少数民族艺术五个工作室,通过张四文老师的生动讲解,了解了大理地区在音乐、木雕、银器、服饰等方面独具特色的白族文化艺术。
在大理大学生命科学馆,刘硕然老师和李延鹏老师对滇西北生态景观多样性展厅、真菌展厅及苍山植物展厅等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使青年代表们对苍山、洱海及滇西北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和地域特点有了全面的了解。
生命科学馆
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论坛
下午3:30,构建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论坛在我校学生活动中心多功能厅举行,柬埔寨青年代表团团长斯罗索、中国青年代表团团长周怀君、老挝青年代表团团长森帕索·同登、缅甸青年代表团团长钦妙都、泰国青年代表团团长詹塔拉翁·素提、越南青年代表团团长武德旭,我校党委副书记杨韶春、副校长李小兵出席了论坛。由全国青联委员、校青联副主席李忠木、外国语学院青年教师王也担任论坛主持人。
党委杨韶春副书记在欢迎致辞中代表学校对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并介绍了学校的情况。杨副书记表示,学校多年来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坚定走教育国际化道路,秉持“融四海文化,铸大学精神”的理念,现与22个国家和国外50所大学建立了教育教学及交流合作关系。早在2002年就开始了与澜湄五国的合作,16年来,共招收了澜湄五国留学生近400人,与五国的21所大学、教育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在教育科研领域开展了多项合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此外,他表示大理大学会继续努力拓展与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国家的合作,加强互联,构筑人文交流的坚实桥梁,努力实现把学校建设成为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的区域性高素质人才培养基地,高水平科学研究基地和高等教育交流合作基地的宏伟目标。
代表团团长发言
泰国青年代表团团长, 泰国社会发展和人类安全部儿童青年局副局长詹塔拉翁·素提在开幕式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
文艺表演
论坛结束后,中外青年才艺交流活动在欢腾热闹的白族舞蹈中开始,来自澜湄6国的青年代表、我校中外学生代表先后献上了精彩纷呈的文艺表演,有独具特色的中阮独奏、柔情浪漫的柬埔寨舞蹈、婉转悠扬的萨克斯演奏、传统典雅的老挝舞蹈、姿韵优美的泰国舞蹈、欢快热烈的缅甸舞蹈、特色鲜明的越南歌舞以及我校澜湄国家留学生表演的“共饮一江水”歌舞串烧等。
此次澜湄青年领袖文化体验营有大理大学1名教师和1名学生作为中国团青年代表全程参加。六国青年代表汇聚云南,传递友谊,促进互信,共同探讨青年们在区域各国的共同发展,共建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的责任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