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青马工程”优秀学员赴大理宾川县新村镇海梢乡实践

发布时间:2018年11月09日

  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二万五千里长征中创造的革命精神,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表现, 为响应习近平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加强丽江师范学子传承中国精神,弘扬时代精神,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特意对2018级入校新生进行"青马工程"教育,并组织部分同学重走长征路,传承红色基因。

 

 

  从丽江到大理四个小时的路程,同学们带着满满的兴奋与期待,来到这个红色基地感受着红色记忆和长征精神.这一刻仿佛回到那个艰苦的时代。

 

  下车了,在临近基地的一路两边满是鲜红显眼党旗,很是令人醒目。进入了红色教育基地,一股浓浓的乡土风情味道扑面而来。似一个农家小园,又似一个风情小镇。随后,接待人员到来了,整整齐齐的一身红军的军装。异常的精神。随后又在他们的带领下,我们全部换上了红军的军装,这是我们第一次穿红军军装,扎上了小辫子,我们面面相觑,换好衣服后,所有人整理队形,赋予我们番号,这一刻红色记忆涌上心头,当年的骄傲,让我此刻十分自豪。

 

  “立正”这句在抗战剧里经常能听到的话,在我们耳畔响起,团长,政委讲话,这一身军装和这一刻完成我的军人梦。

 

 

  几年前的团员宣誓词各个地方响起,此刻的今天,在这儿再次响起,再次提醒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共产主义事业的后备军,我们有责任传承长征精神,实现共产主义事业。

 

  我们参观了农民博物馆和长征纪念馆,里面红二、六军团长征过云南的路线示意图标志色彩浓厚,路线繁密,像一个打翻色剂的调色板,但我明白,这是红军战士用生命绘制出的最美的画。经介绍,我对红六军团的萧克、王震等英雄战士有了无限的敬佩,言有尽而意无穷,在那一刻,我意识到,没有什么语言能淋漓尽致地书写出他们的伟大功绩和革命精神。

 

  进过一上午的体验,到中午了,大家肚子都咕咕叫了,我们体验了当地名吃宾川海稍鱼。

 

  扬起党旗,举起四十七团那鲜红的旗帜,我们正式走上了长征路。一步一个脚印,贴合着先烈的步伐,我们的征程开始了,鲜红的五角星,青蓝的军装,整齐而有序的队列,衬着青山红土地,我们不知不觉的成了一个整体,虽然我们之前并不一定很熟,我们学会了相互扶持,相互帮助,交到了很多战友,这是我最大收获之一。

 

 

  顶着炎炎烈日我们长征了三公里的山路。这三公里的路途又是多少呢!不及红军长征的万分之一。这三公里的路途是多苦呢?我们戴着的帽子前沿又都被汗水浸湿了。脸也是热的通红,在衣服的里面是蒸桑拿的感觉。但是这样的苦又是多少呢!不及红军长征的万万分之一。

 

  随后,我们长征到了目的地。用土碗体验喝水。

 

  又在阴凉处休息。大家围在一起唱红歌。

 

  但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学习的非常认真。身临其境,感受当时的精神风貌。感知鼓舞人心的士气。

 

  同行的还有一行幼儿园的小朋友,看着她们可爱的小脸,穿着小红军的衣服,手里握着一把比自己还高的防枪。真是可爱至极。更令人有感的是,那么小的孩子,能徒步到山里来,再徒步回去。学习红军长征的精神。一切都是令人欣慰的。

 

  在从山里回来后,我们一起整齐的坐在院落里,一起观看工作人员精心准备的军民鱼水情的表演《告别》刚开始因为刚从山上回来的热气还未退去,满心的浮躁。但随《告别》的上演心里竟安静下来,一思凉凉的感觉涌上心头。看到红军战士和亲人们割痛的告别。眼眶竟兜满了泪水。这种大爱大无畏的精神是换回我们如今幸福生活的前缘。

 

  这次长征精神的学习,让各位同学更加近距离的感受长征精神,为今后我们的人生观养成奠定基础,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院用长征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青少年一代,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是共产党人的神圣职责。我们一定要以革命先辈为榜样,时刻牢记党的宗旨,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把长征精神一代一代传下去,激励和鼓舞全国人民奋发图强,开拓前进,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长征道路上不断取得新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