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隆阳区委:用好“三心”全面推进基层团干部队伍建设
发布时间:2024年01月04日
自开展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以来,共青团隆阳区委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凝聚改革共识,理清改革思路,在加强基层团组织工作力量上重点聚力,大胆探索、精准施策,在“选”“育”“管”上持续发力,多措并举推进基层团干部队伍建设。
一、聚焦用心“选”,选优配强团干部
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不断拓宽用人视野,打通服务青年“最后一公里”,进一步充实团干工作力量。一是把好入口关。始终将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切实按照“知青年、懂青年、爱青年”的要求,把政治过硬、作风扎实、自律严格、善做青年工作的优秀青年党员团员充实到基层团干部队伍中来。主动同组织部门沟通协调,在服务全区发展大局的基础上保障团区委干部配备率和在岗率均为100%,全区21个乡镇(街道)团(工)委书记均由党委班子成员兼任,并配备专职副书记1名,353个村(社区)团(总)支部书记100%进入“两委”班子,做到“平均年龄降下去、文化程度提起来、做事干劲拿出来”,团干部配备质量明显提升。二是把好渠道关。深化团组织格局创新,面向青年优秀典型、青年志愿者、青年社会组织骨干等群体,选拔基层团干部,不断拓宽基层团干部来源和渠道。换届吸纳2名兼职副书记,并定期召集2名兼职副书记参加工作推进会,协调可用资源推动工作。充分调研征求全区各领域、各部门需求,探索建立“大学生返家乡”工作机制,组织300余名大学生进入全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实习实践,不断夯实基层团组织力量。三是把好审核关。联合组织、纪检等部门从严开展区团代表、团干部资格联审,切实把好团干部政治关、素质关、廉洁关,确保团干部选拔标准统一程序合规。
二、聚焦精心“育”,助力团干部成长成才
着眼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团干部队伍,切实加大团干部教育培训力度,不断提升基层团干部政治理论素养、群众工作能力、团的业务水平。一是以学铸魂。以“学习强国”“青年大学习”“云岭先锋”为载体,把新媒体平台作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建设学习型大国指示精神的重要推手,将学习平台变成团干部学习的“移动充电宝”。向全区各级团组织推送“青年大学习”18期,发布党的二十大精神等重要内容10余期,充分运用专题讲座、现场宣传教育等形式,在全区深入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学习300余场次、团的十九大精神专题学习50余场,覆盖青少年4万余人次。二是以学增智。依托青马工程、工作会议等,对乡镇(街道)、村(社区)、学校等团干部开展培训,着力在丰富知识、提高素质、增强本领、廉洁自律等方面下功夫抓提升。三是以学促干。围绕隆阳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组织全区各级团干团员开展“暖冬行动”“保护东河”“留守儿童课业辅导”等活动,2023年共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80余次,服务青少年9万人次。5月2日隆阳区瓦窑镇地震发生后,及时动员全区团干部组织青年企业家开展爱心捐赠,筹集3.9万元物资第一时间送至瓦窑,同时组织40余名青年志愿者帮助学生搬运行李,及时复课。
三、聚焦细心“管”,激发团干部活力
坚持从严治团,严管厚爱相结合,不断完善考评机制,抓好团干部队伍建设。一是坚持党建带团建。把党建带团建队建纳入党建考核,制定《隆阳区2023年党建带团建考核工作方案》《隆阳区直属团组织团干部履职评价考核制度》《隆阳区乡镇(街道)团(工)委书记任期绩效和履职评价考核办法》,通过平时考核和年终评价的方式,实现“定工作职责、定工作目标、定奖惩办法”三定,增强工作实绩刚性约束。二是坚持评先评优。与组织部门联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共青团推优入党工作的通知》,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推优入党工作,引导优秀青年团员积极向党组织靠拢,2023年累计向党组织推荐37名优秀共青团员成为入党积极分子。积极向各级推荐优秀青年,2023年隆阳区共有45个集体、202名个人被授予国家、省、市、区“两红两优”“少先队三优秀”“青年五四奖章”等荣誉称号,营造良好的互学互鉴、创先争优氛围。三是坚持年终述职。年底召开基层团组织书记年度述职评议会,述出成绩成效、查摆短板不足。同时,注重将评价结果与奖励惩戒、评先树优挂钩,积极向组织部门推荐优秀团干部,鼓励团干部履职尽责、担当作为。
下一步,共青团隆阳区委将不断巩固扩大改革成果,持续加强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好党联系青年的桥梁纽带作用,团结带领全区广大团员青年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助推隆阳高质量发展中扛起共青团新使命,展现共青团新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