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学院“茶语生生不息”团队赴澜沧县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石榴红”专项活动

发布时间:2024年07月25日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引导青年学子以茶为桥,促进文化交流,服务边疆建设,增进长久不息的民族团结之情,普洱学院“茶语生生不息”团队赴澜沧县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石榴红”专项活动。


一次寻访

凝聚齐心保护千年古茶林家园的共识


“茶语生生不息”团队走进当地法院、古茶林保护管理局等单位,通过了解相关单位为保护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作出的一系列努力,深刻感受到政府、社会及各世居民族对这片土地的爱惜,进一步坚定了发挥青春力量,齐心协力共护家园的决心。


一次宣讲

启发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共生路径的探索


普洱1.jpg

邀请景迈山非遗传承人为成员讲述景迈山申遗背后的故事。景迈山申遗成功不仅让世界看到当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模式,同时也为当地带来了经济效益,改善了居民的生活水平。启发团队成员以景迈山为样本,进一步总结可供借鉴的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和谐共生的路径。


一次支教

促进中国茶文化的弘扬与传承


普洱2.png

团队成员运用在校所学,为当地少年儿童介绍中国茶的品类,实操演示泡茶技术,分享品茶常识,同时通过讲述中国茶文化得以源远流长的精神支撑,让大家感受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

一次调研

深化对景迈山文旅融合可持续发展的专题研究


随着“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景迈山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团队围绕景迈山如何发挥当地茶文化的历史性、时代性、民族性、国际化等特点,助推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对村民和游客开展问卷调查,收集发展建议,并结合团队后期思考研究形成调研报告,以发展促团结。

一个微心愿

承载着与家园共存共生的情感寄托


团队成员为当地居民实现了一个微小的心愿——留下一张居民与家园的合影。看着居民淳朴、热情的微笑与美丽的家园一同定格成员切身体会到“国是千万家,有国才有家”的深刻含义,进一步激励他们投身边疆民族地区建设,助力乡村振兴。

此次活动,“茶语生生不息”团队充分发挥普洱学院地域优势和专业优势,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开展活动,带领青年学子了解茶产业对当地发展、提高群众收入以及弘扬茶文化的重要意义,引领青年学子立足自身,在实践中寻真知、出真知、用真知,为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


编  辑丨梁   爽

校  对丨胡   娜

校  审丨王薇淇

编  委丨吴雪莲

来  源丨普洱学院团委

投稿邮箱丨41549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