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川区“快乐小屋”:持续陪伴少年儿童健康成长

发布时间:2024年09月09日

近日,2024年东川区“快乐小屋”暑假托管班圆满结束,累计服务全区800余名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和易地扶贫搬迁青少年,有效化解了东川区少年儿童成长过程中面临的安全隐患、亲情缺失、法治意识淡薄等成长风险。



整合资源,提升托管质效

依托暑期“三下乡”、“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整合校地资源,联合哈尔滨工业大学织梦公益组织、中国农业大学向日葵爱心社赴云拾光团队、广州软件学院、首都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青苗团队、云南师范大学、云南民族大学、昆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高校的青年志愿者及东川籍返乡大学生共350余人,结合托管少年儿童年龄层次,精心安排时间,科学设置多元化教学内容,共开设课程20余门,切实落实关心关爱举措,丰富少年儿童的暑期生活。联合东川区总工会、铜都街道、碧谷街道等,在东川区建立10个“快乐小屋”服务点,为全区800余名少年儿童提供暑期托管服务。联动法律援助、司法、公安、社会组织等部门,每周五到“儿童之家”针对亲子关系、安全自护、网络诈骗等重点内容开展公益集中宣讲,有针对性、计划性地开展辅导活动20场次。


思想引领,坚定理想信念


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突出思想引领,帮助少年儿童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围绕党史、党领导下的青年运动史、红色文化精神等方面开展活动50余场次,让少年儿童在学习教育中,增强政治认同、情感认同。善用教学方法,将复杂的课程内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阐述,利于少年儿童理解和吸收,真正达到“消化”知识的目的。围绕“强化思想引领”、“传播家乡故事”两个方面,在进行思想引领课程介绍时,注重结合东川的历史、文化及本土故事,让少年儿童更深入地了解东川,增强对这片土地的归属感、认同感


多彩课堂,助力健康成长

通过“托+管,学+乐”的管理模式,结合少年儿童年龄特征和成长需求、志愿者自身专业特长,坚持课程多元化、形式多样化,助力少年儿童全面健康成长。开设心理健康教育、非遗手工制作、安全教育、益智游戏、课外研学、作业辅导等课程125场次,满足少年儿童成长发展的多元化需求,让他们切实享受到“家门口”的兴趣班。各社区“儿童之家”根据未成年人的生理和心理发展需求,围绕禁毒、防校园欺凌、防性骚扰、防电信诈骗、防溺水等主题,开展未成年人自护宣传教育活动60余场次,进一步提升少年儿童的安全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


f2dde66ff2a2a06603e6d885d7bbb050.jpg

户外研学,丰富“第二课堂”

开展科技科普、敬老爱老、劳动教育等主题实践活动50余场次,组织少年儿童走进养老院开展敬老活动,弘扬中华民族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走进树桔红军渡长征纪念馆感悟红色精神,把红色基因深植少年儿童心中;走进森林公园探索植物奥秘,亲身感受大自然的独特美。通过实操与观察学习相结合的方式,锻炼少年儿童的观察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帮助他们拓宽视野、增长见识。


4a3b70de30e81cdf8ef814a369ca532c.jpg


“快乐小屋”爱心托管班作为团东川区委关心关爱“一老一小”、服务留守儿童项目的民生工程,已连续开展12年,以课内外知识辅导、兴趣爱好培养、先进榜样树立、心理健康教育、法治教育、自护教育、亲情友情陪护等为重点,为东川区少年儿童提供受教育、长才干、强本领的公益托管服务,助力其成长成才。12年来,东川区“快乐小屋”一直坚持打造“家长放心,学生开心,我们用心”的志愿服务品牌,以专业化、安全化、全公益的服务和管理赢得了广大少年儿童和家长的喜爱和支持,同时通过招募大学生作为志愿者参与教、管、护的方式,为大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回馈社会的平台。


下一步,团东川区委将持续打造东川区关心关爱青少年成长成才的志愿服务品牌,充分发挥团组织优势,依托“雏雁护航”基地,不断探索新路径、新方式、新举措,全力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六个东川”建设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


编  辑丨梁   爽

校  对丨胡   娜

校  审丨王薇淇

编  委丨   树

来  源丨团东川区委

投稿邮箱丨41549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