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漾濞县委:“四举措”助力民族团结之花绽放苍山西坡

发布时间:2024年10月18日

近年来,团漾濞县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给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盟誓代表后代重要回信精神,锚定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和漾濞县“核桃产业振兴示范县”、“森林大理建设示范县”建设目标,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入实施“苍漾·青+”特色团建品牌,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与日常工作深度融合,教育引导各族青少年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用行动践行“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目标任务,为谱写好中国式现代化漾濞新篇章汇聚强大青春动能。


把牢“凝心铸魂”这一根基,助力各族青少年同向同行

搭建一个学习专栏。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作为思想引领工作重点,依托“青春漾濞”微信公众号和视频号,搭建“苍漾·青年学”网络学习专栏,以青少年喜闻乐见的话语体系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积极推送“石榴籽一家亲,同心喜迎二十大”主题团课、队课,推出“党的二十大·每日一学”专栏18期、“我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讲给您听”云课堂4期、党纪学习教育微视频2期,防溺水、消防安全、防拐骗、交通安全等“青春自护安全小课堂”12期,增强青少年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组建一支宣讲队伍。打造“苍漾·青言党语”青年宣讲团,组织团干部、少先队工作者、团员青年上讲台,运用“青言青语”、“童言童语”深入全县各级团、队组织开展小规模、互动式理论宣讲,宣传普及党的民理论和民族政策,生动讲好漾濞民族团结进步故事,让党的声音最广泛地直达各族青少年。累计开展“苍漾·青言党语宣讲团—我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讲给您听”宣讲活动10期、“擎榜样之旗、聚奋进伟力——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李春梅先进事迹宣讲20期、“身边的榜样、前行的力量”主题思政课宣讲4期,在润物细无声中激发情感共鸣,凝聚思想共识,使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有形有感有效。


打造一批活动阵地。将青少年活动阵地作为团结、引领、服务各族青少年的重要突破口,依托乡村振兴、红色文化、冠军文化、书香漾濞建设等县域资源,将全县6个“青年之家”、24个县级少先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在主题教育场所、社会组织、非公企业、乡村旅游等与青少年密切相关的领域,使青少年活动阵地有形化、日常化。累计在“青年之家”、少先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开展各族青少年同心交流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书香青春进新华、五四主题团日活动、创业青年现场观摩交流座谈会、国际青年中国行等活动20余场次,服务各族青少年1600余人。


image.png


用好“三交计划”这一抓手,助力各族青少年凝心聚力

跨区域交往交流交融。持续延伸拓展青少年民族工作手臂,以请进来、走出去方式,注重打破地域限制,扩大交流渠道,与上海市奉贤区南桥镇团委打造“南漾益起·团团共建”品牌,奉贤中学“绿橄榄”志愿服务队到漾濞县与各族青少年共同开展暑期实践活动,通过爱心微课堂、明信片寄送交流、研学等活动让远隔山海的两地青少年加强了交往交流交融。组织少先队员赴上海开展“沪滇携手促振兴、民族团结一家亲”青少年交流活动。实施中南民族大学和漾濞县第一初级中学“笔友计划”,用书信搭建两地青少年沟通的桥梁,推动各族青少年跨区域交往交流交融,共话成长。


多形式主题教育。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民族团结进步工作融入“三会两制一课”、主题队会和队课、“开学第一课”等团队活动中,充分依托每月主题团(队)课、“红领巾爱学习”、“青马工程”培训班等载体和平台,广泛开展“我与祖国共奋进——石榴籽一家亲”、“红领巾爱祖国”主题活动等实践教育活动20期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训1期;聘请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李春梅担任少先队校外辅导员,组织各族青少年到漾濞县冠军文化园开展主题团日、队日活动,通过学习冠军精神,勉励各族青少年弘扬拼搏向上的冠军精神,共同推动漾濞各民族繁荣发展。


多类型实践活动。积极培育新时代的婚恋观、价值观,举办“青春相约、不负韶华”青年交友联谊活动,80余名各族青年通过联谊增进交流和互动;采取“非遗+”、“文化传承+”等方式,组织开展彝族刺绣、大刀舞等民族文化和非遗技艺进校园、进农村10余场,通过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营造民族团结和谐氛围;积极组织开展各民族青少年同心营交流活动暨寒暑期爱心托管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五四”晚会、“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漾濞县集中离队入团仪式”、“绿美乡村·健康漾濞”2023年核桃节(村BA)篮球赛等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引导各族青少年在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关爱的氛围中形成共同的价值观,自觉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的坚定维护者、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积极促进者。


image.png

抓住“服务青年”这一关键,助力各族青少年成长成才

服务青年成才。以支持青年创业兴乡三年行动为契机,将凝聚各族青年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组织各族青年致富带头人开展电商、农业政策和生产经营技术等培训;深入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西部计划”等工作,助力各族青年成长成才;积极开展“团团陪伴·‘就’有‘位’来”共青团促进大中专学生就业行动;聚焦青年创业资金短缺问题,积极推动“贷免扶补”创业小额贷款,2020年至今共完成355户5031万贷款发放任务,扶持166名各民族青年创业,让各族青年在共同奋斗成长中感受到获得感、幸福感、满足感。


关爱青年成长。积极打造“苍漾·青筑梦”捐资助学项目品牌,对外积极争取“希望工程1+1—幻方助学计划”、希望小学建设等希望工程项目,对内积极争取中央定点帮扶单位国家冶金地质总局支持设立“国冶励志奖学金”,发动县内爱心人士开展“爱心圆梦大学”捐资助学活动,鼓励县内青创企业为山区小学开展爱心助学活动,通过各式各样的助学活动,为各族学子学习生活注入新动力。2022年以来为全县933名各族青少年争取捐资助学资金132.8万元。


帮助青年维权。扎实开展“利剑护蕾”专项行动,在全县中小学组建44支562人“利剑护蕾”保护未成年人志愿服务队,通过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心理健康辅导、安全自护教育、关心关爱服务等活动,不断增强各族青少年的法治意识和自我保护的能力;在44个中小学以设立“苍漾·青诉说——你的心事团团在听”团团树洞的形式搭建“线上+线下”未成年人校内沟通平台,解答各族青少年成长中遇到的困惑,依托上大理丰博心理健康咨询有限责任公司等专业第三方资源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服务,全力护航各族青少年健康成长。


image.png

聚焦“围绕中心”这一目标,助力各族青少年建功立业


深入开展志愿服务。坚持在党政工作大局下思考谋划共青团工作,积极打造“漾小青”志愿服务品牌,引导各族青少年在基层治理、普法强基、“利剑护蕾”专项行动、创建国家卫生县、乡村振兴等工作中展现青春力量、彰显青春担当,2023年以来累计开展全国青少年定向锦标赛志愿服务、“青漾建功展风采·青春同行志愿赋能”五四志愿服务、“梦在远方、路在脚下—共青团与你同行”青年就业创业志愿服务等60余场次,有效发挥各族青少年在经济社会建设中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


搭建政治参与平台。进一步提升“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活动效能,提高向县“两会”提交议案建议提案的质量,更好将办理过程转化为政策倡导成果;发挥共青团在县政协的专门界别作用,聚焦各族青少年所思所盼所忧的重点难点问题,深入细致开展调查研究,更好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责,有效提升各族青年政治参与的获得感。


助力乡村人才振兴。做深做实乡村振兴“两助两帮”行动,充分利用“青耘中国”直播助农载体,引导漾濞各族青年通过直播助农、科技赋能等形式,畅通农产品销路;积极动员漾濞各族青年投身乡村振兴主战场,组织开展大学生寒暑期“返家乡”、“扬帆计划”、“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引领各族返乡大学生有序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和公共事务;深入实施大学生西部计划项目,招录44名西部计划志愿者投身乡村振兴、基础教育、服务三农、医疗卫生、基层青年工作、基层社会管理等工作,为乡村振兴夯实人才基础。


image.png


编  辑丨   娜

校  对丨梁   爽
校  审丨王薇淇
编  委丨金   树
来  源丨团漾濞县委
投稿邮箱丨41549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