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团委举行“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
发布时间:2024年12月05日
为深入推进“非遗文化进校园”特色育人工程,发挥文化育人功能,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加深学生对石林非遗文化的理解,赓续中华文脉,切实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助力石林非遗文化传承。近日,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团委联合团石林县委、县文旅局、县妇联在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石林校区举办“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团石林县委、县文旅局、县妇联相关领导出席活动,500余名学生参加活动。本次“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共设置7个非遗展示区和3个非遗体验区。在非遗展示区,省、市、县各级非遗传承人通过精美的实物展品、详实的图文介绍以及现场技艺展示等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呈现民俗服饰、彝族(撒尼)刺绣、石林农民画、火草纺织技艺、石林木雕等丰富多彩的非遗项目,充分展现石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彝族(撒尼)刺绣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区中,非遗传承人为学生们介绍了刺绣图案纹理、针线技法,并现场展示了精湛的刺绣技艺,进一步激发学生们对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农民画以着色大胆明快,图案构思精美著称,充分展现了石林撒尼人的乡土文化、风俗民情。活动现场,非遗传承人向学生们详细阐述了农民画的创作过程和内涵,学生们纷纷尝试上色作画,体验非遗创作过程,加深对农民画的了解和感悟。火草纺织是稀有名贵的民族民间纺织技艺。活动现场,非遗传承人为学生们介绍了火草纺织技艺的悠久历史、复杂工艺和制作过程,学生们通过亲手触摸火草布料,感受其质地与温度,更直观地认识和了解传统技艺。木雕以其古朴的韵味和精湛的雕刻技艺展现了撒尼人独特的审美与智慧。在传承人的引导下,学生们尝试弹奏各种木雕乐器,并欣赏传承人演奏的撒尼古曲,切身感受非遗古乐的魅力。在非遗体验区,共有200余名学生参与现场制作,通过亲身体验,让大家在实践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动手创作环节,非遗指导老师详细讲解了手工制品制作步骤和技巧方法,学生们将非遗刺绣、民族文化等元素融入其中,通过穿针引线、图案选择、拼贴裁剪等环节,创作出一个个独具文化韵味的创意手工。这不仅加深了大家对非遗文化的了解,更使其感受到了传统工艺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此次活动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和体验非遗文化的机会,也为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接下来,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团委将进一步加强校地共建与合作,强化资源整合,推动更多非遗项目进校园,让非遗文化点亮校园生活,让学生们传承好非遗技艺,绽放出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