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文山州“少年寻”关心关爱留守儿童“山海情”研学冬令营圆满结束

发布时间:2025年01月24日

“亲爱的父亲:我非常感谢你,感谢你的关心,感谢你的养育之恩。现在我已经长大,我也努力做一个乖女儿,在家照顾好爷爷奶奶,希望让你少操一点心。虽然你陪在我身边的时间很少,但你却一直在我的心里。爱你的女儿李融雪。”文山市乐诗冲中心学校学生李融雪作为代表,大声朗读自己写给父亲李天圣的感谢信。稚嫩的童声、真挚的情感,令大家无不动容,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3e66ac7dec6f235b7d5819e49ae0ae29.jpg

这是1月19日晚间,由云南省文山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共青团文山州委、文山州教育体育局、文山州少工委、上海市中小企业技术人才引进服务中心联合举办的文山州2025年“少年寻”关心关爱留守儿童“山海情”研学冬令营感恩答谢会上的一幕,20名来自文山的小营员们见到了日思夜想的爸爸妈妈,现场欢声笑语不断,回荡着跨越山海的骨肉亲情。

答谢会现场播放了团文山州委提前录制的视频《跨越山海的思念》,记录了此行20名留守儿童想对在外父母说的话。听着孩子们纯真的心声,台下的父母百感交集,纷纷湿了眼眶。

坐在最后一排聆听的李天圣,看着台上动情朗读的女儿,一切烦恼似乎都已烟消云散:“三年没见,变化太大,个子高了,做起事来像个小大人了。”2020年,李天圣只身来到上海务工,过去三年,他每个春节都没有回老家,他说:“春节留在上海工作,总想着能多挣点。没想到,女儿从老家来上海看望我,真高兴。”家住马关县八寨镇的周文祥、杨廷珍夫妇2018年起到上海务工,将当时分别只有4岁和3岁的一对女儿托给老人照顾,由于假日少、路程远,已连续三年没有回家过年,他们表示:“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开心过,能见到女儿心里无比激动。”在上海从事厨师行业的王仕龙坦言:“要不是有今天这个活动,又得下一年才能见到孩子了,非常感谢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关心。”


为表达感激感恩之情,孩子们向上海有关部门及嘉宾赠送了向日葵,献唱歌曲《少年有志》,并收到学习用品等回礼,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fd18660ce5caf6dbb7fbaaa070b116fc.jpg

文山州“少年寻”关心关爱留守儿童“山海情”研学夏(冬)令营活动让孩子们走进父母务工所在的城市研学,给他们一个温馨的港湾,还他们一个美好的童年,在给孩子们带来父母陪伴的同时,让大家看到了世界的广阔,增加了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向往。

b3e51ad4329df8214488845e7df4486.png


从1月18日开始为期5天的研学活动中,孩子们参观了中共一大会址,追寻红色印记,感悟信仰的力量;到上海中心大厦和东方绿洲,体验独特风光与繁荣景象,领略山川湖泊的魅力,感受祖国繁荣发展的磅礴力量;参观了世博会博物馆和国防教育厅,回味百年世博,学习国防知识;走进上海动物园,感受自然之趣;踏入上海交通大学,体悟学校的文化底蕴;到上海城隍庙、南京路步行街、外滩等,体验大都市的繁华。

研学途中,大家兴奋地探索着、激动地讨论着,感受科技和文化的魅力,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极大地激发了好奇心和求知欲望,梦想的种子也在心中悄悄发芽。“我想当医生,如果考上上海交通大学就更好了,可以和爸爸一起在上海生活。” 研学活动即将结束之时,李融雪兴奋地聊起自己的理想。

下一步,文山州将在主动谋划文山到沪就业和返岗复工、解决在沪务工人员急难愁盼问题和让到沪务工人员“安心留”、“定心干”等方面下足功夫,进一步深化“少年寻”关心关爱留守儿童“山海情”研学夏(冬)令营活动,更好助力沪滇协作持续走深走实。

编  辑丨梁   爽
校  对丨胡   娜
校  审丨王薇淇
编  委丨金   树
来  源丨团文山州委
投稿邮箱丨41549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