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弥渡县委:以“四心”为笔,绘就少年军校育人新篇
发布时间:2025年02月21日
少年军校是共青团、少先队组织在全国少年儿童中开展思想意识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国防教育和综合素质教育的品牌活动与重要载体。少年军校以爱党爱国爱军教育为核心,以国防教育为主题,聚焦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磨炼坚强意志,锻炼强健体魄,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培育接班人和未来主力军。弥渡县少年军校自2000年创办以来,已成功举办23期,历届招生人数累计达6700余人。历经二十余年的探索发展,形成了协同办校“聚齐心”、纯正体验“倾匠心”、专业师资“稳人心”、贴心陪伴“暖人心”的“四心”办校模式。弥渡少年军校的影响力与吸引力与日俱增,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报名参加,少年军校已然成为弥渡共青团工作的闪亮“名片”。2024年,学员招录范围广泛,涵盖海南、福建、河南、广东等多个省份及省内多个县市,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与高度肯定。协同办校“聚齐心”,构建全方位共育生态。弥渡少年军校采取“1+N”办校模式,由团弥渡县委牵头主办,关工委、教体局、退役军人事务局、卫健局、市场监管局、公安局和人武部军事科共同协办,按照各部门职责制作工作方案,细化工作任务,在食品安全、消防安全、医疗急救和校园安全等方面紧密配合,建立健全应急处理和应急救援体系,切实增强应急处突能力。在弥渡第23期少年军校期间,8家部门参与的工作人员超过116人,为学员安全和军校办学质量筑牢坚实保障。纯正体验“倾匠心”,锻造沉浸式军校课程。强化课程设置研究,遵循课程设置的专业性、全面性、综合性原则,着力营造氛围,加强军事体验。军校课程为期9天,全程实行封闭式管理,作息严格参照军队标准。军事训练课以队列训练、军体拳、警棍术、野营拉练、站军姿、踢正步为主;军事体验课包含激光打靶、真人CS体验等;军事文化课有国防知识讲座、内务整理、军歌教唱、“谁是最可爱的人”主题班会等,军事类课时达71课时,占比88.75%,确保学员掌握规范的军事技能。同时,在装备保障上强调专业化,配备“制式”装备,如整齐的军装、统一的洗漱用品、成套的激光打靶和CS设备,为学员营造沉浸式的军校学习生活体验。专业师资“稳人心”,铺就成长型进阶之路。军事训练师资方面,积极协调现役军人或政治素质高、军事素质过硬、品行良好、服从性强、近年转业安置到机关企事业单位的退役军人(12年兵龄以上)担任教官,按照军事化管理模式,将军队的严谨作风、严明纪律和专业技能传授给学员。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团弥渡县委领导班子、县少先队总辅导员和副总辅导员、县人武部军事科人员、优秀青年教师、所在学校领导班子及值班教师等全程参与,凭借丰富的教学经验,将国防教育、思想道德教育与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点紧密结合,时刻关注学员的思想动态和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他们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注重教学的感染力,通过讲述英雄事迹让学员在浓厚的军事文化氛围中增强理想信念,丰富知识储备,激发其爱国主义情怀和意识;注重鼓励教育,运用多种方式化解学员在军事训练中的颓丧情绪,积极组织各类文体活动、游园活动及主题班会,不断激发学员的斗志和毅力,确保师资队伍既专业过硬,又懂学员、爱学员,切实强化学习效果。 贴心陪伴“暖人心”,织就全天候守护网络。通过“小河淌水·润泽故乡”暑期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招募少年军校志愿者,搭建大学生和中、小学生的双向沟通桥梁,为学员提供24小时全方位的贴心陪伴。实行生活老师与学员同吃同住制度、安全保卫组楼层值守制度、团委干部职工夜间巡查制度、县医共体医护24小时在校值守制度,定期对学员开展身体情况及心理情况监测,及时对身体不适学员开展陪伴就医,适时根据营养师意见和天气情况调整菜谱,科学搭配水果午点,认真倾听学员心声,及时排解学员困惑和压力,从全方位、多角度让学员在少年军校感受到家的温暖、体验无微不至的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