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池学院团委组织青年学子开展“青春好读书 史志写乡愁”沉浸式阅读研学活动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27日
同学们在云南省民族博物馆参观了民族文字古籍展厅,通过实物研读和讲解员的生动讲解,同学们深入了解了傣文古籍、苗族典籍、汉字型民族文字文献等内容。“在古籍中,我触摸到了文字背后鲜活的生命力。这些典籍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我们理解民族文化基因的钥匙。” 大家纷纷表示,此次博物馆参观深刻体会到了民族文字作为文化传承纽带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密码。
下午,同学们走进滇池学院海埂校区华夏乡村史志馆,将读书日的阅读热情延伸至乡村史志与文化场域。在华夏乡村史志馆曹海蓉老师的讲解下,同学们阅览了《孔子世家谱》《高峣志》等珍贵文献,并通过翻阅村史档案、地方志书与民俗文献,系统了解了中华优秀传统乡土文化的根脉与乡愁记忆的承载形式,学习了乡村发展脉络与传统文化,深入感悟了乡村文化的传承发展与乡村振兴的战略意义。
随后,师生们在史志馆内开展了“青春好读书 史志写乡愁”读书分享会。曹海蓉老师推荐了《乡土中国》等经典著作,同学们结合返乡见闻与田野调查,围绕乡村历史文化、发展现状和未来展望展开研讨和分享。大家纷纷表示,旧账册、老地契、村史、地志等都是乡村振兴的“活教材”,激励着青年学子用创新思维激活乡土资源,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此次读书分享会,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乡村不仅是地理概念,更承载着中华文明的根基,新时代青年应该以青春之力搭建城乡交融的桥梁,让乡土文明在时代浪潮中焕发新生。
此次研学活动以“行走的思政课”为载体,将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深度融合。同学们在古籍文物中触摸中华文脉,在乡情村史中感悟时代责任。下一步,滇池学院团委将持续打造“阅读+实践”系列活动,鼓励青年学子在典籍中汲取文化自信的力量,在乡土实践中锤炼本领,用青春书写乡村振兴的时代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