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禄劝县委:校外课堂解锁成长密码,打造多维育人实践新范式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01日
非遗活化传承,增进文化认同。组织少先队员深度参与彝族刺绣与漆扇制作非遗体验,邀请传承人手把手教学。少先队员们在穿针引线、调和漆彩的创作过程中热情高涨,作品完成率达90%以上。这种指尖上的文化触摸,让少先队员深刻感知民族文化魅力,使“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理念内化于心,显著提升了文化认同感与民族自豪感。 互动交融实践,凝聚团结共识。精心策划民族团结特色活动,如场馆研学、主题宣讲有奖竞答、“我心中的民族大家庭”共绘长卷、民族韵律齐欢唱、民族文化互动体验营等。各族少先队员在协作交流中深入了解彼此风俗,学习尊重包容,跨民族结对交友成效显著。活动以寓教于乐的形式,成为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鲜活载体,让民族团结之花在少年儿童心田绚丽绽放。 精准盘活资源,构建实践图谱。深度整合激活县域资源,系统构建覆盖多领域的“少先队校外实践基地网络”,高效实施“走出去”战略,有效链接县消防及禁毒基地进行沉浸式安全自护与禁毒教育、县检察院及博物馆开启零距离法治与历史启迪、县科技馆沉浸动手探索科学奥秘,县域基地资源利用率突破83%。 专业力量加持,提升育人品质。依托基地专业优势,消防员通过模拟演练和实操教学,少先队员安全知识掌握率有效提升;检察官以案说法、情景模拟,显著增强青少年法治意识;科技辅导员引导趣味实验,有效激发科学兴趣。专业深度的介入,打造了权威、互动、高效的“第二课堂”,助力少先队员开阔视野、增长知识、锤炼实践能力。 红色基因深植,贯穿实践全程。将政治启蒙作为灵魂主线,红领巾讲解员宣讲培训深挖本地红色资源,由禄劝县域延伸至乡镇,成功培养百余名合格红领巾讲解员,在各类实践活动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少先队员在“学、讲、悟”中厚植爱党爱国情怀。主题辩论赛结合青少年思维定位,聚焦家长学生关注热点,有效提升少先队员思辨能力与团队协作水平,在思想碰撞中坚定理想信念。 家校社协同发力,构建育人同心圆。常态化机制吸引各单位、学校、广大学生及家长关注并参与,形成家校社共育合力。建立“团教少牵头、职能部门支撑、社会力量响应”的高效协同网,团禄劝县委、禄劝县少工委统筹策划,禄劝县教育部门广泛动员,消防、检察、民宗、文旅、科技等部门及非遗传承人等全力支持,凝聚起全社会育人的强大力量。 成长双向赋能,构建亲子协同新范式。辩论赛中家长担任“智囊团”指导资料搜集,民族团结活动中家长带头示范跨民族交往礼仪,漆扇制作中亲子合作共绘多彩纹样,科学小实验中家长引导、参与,携手探寻科学奥秘……从旁观者到成长合伙人,活动着力构建“亲子成长共同体”,家长从接送者转变为实践协作者、安全监督员、学习记录者三维一体,家庭平均互动时长2小时每场,活动后亲子话题丰富度提升60%,家长成为活动口碑传播主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