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医科大学人文与管理学院社会实践队赴腾冲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17日

近日,昆明医科大学人文与管理学院组织开展系列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师生们怀揣着求知与探索的热情,踏上腾冲这片充满历史底蕴与发展活力的土地,开启了一段兼具历史厚重感与时代创新性的实践之旅。他们以脚步丈量土地,以行动感悟精神,在历史与现实的交织中汲取奋进力量。


image.png


追寻滇西红色印记 传承不朽精神力量


实践队抵达腾冲,先后走进滇西抗战纪念馆、腾冲国殇墓园和艾思奇故居缅怀先烈,开展红色教育活动,通过参观,师生们了解了滇西抗战全过程,深刻感受到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和革命先辈的光辉事迹,增强了历史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


image.png

探寻民族文化魅力 共绘乡村振兴篇章


在司莫拉佤族村,实践团通过制作“粑粑”、敲响木鼓、喝山泉水等沉浸式体验,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及司莫拉通过民族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的成就;在龙洒村,实践团学习传承600年的竹扫帚编织技艺,见证其升级为文创产业,扫帚产业为合作社带来可观收入,助力乡村振兴,学院社会工作专业负责人邓敏还为村里的少年儿童们开展了心理团辅,各民族孩子在互动游戏中拉近心灵距离。


image.png

荥阳村里访绝活,青年学子守匠心


随后,实践队来到腾冲市荥阳村,深入挖掘非遗魅力。荥阳村油纸伞非遗文化传承人郑传辉老师为大家讲解了油纸伞制作工序,同学们亲手尝试;在当地工作人员指导下,师生还在碗窑土陶制作场地了解土陶制作并动手体验。此外,师生们对荥阳村非遗文化传承创新及其助力乡村振兴的实效进行调研,他们了解到了从事油纸伞制作人群收入增加、研学人员增多、政府补贴传承人等现状,非遗文化助力乡村振兴方兴未艾,荥阳村探索出以文化赋能乡村发展的新路径。


image.png

此次腾冲之行,师生们在历史与现实的交融中收获颇丰。从滇西抗战纪念馆的悲壮历史中传承爱国精神,在非遗文化体验与乡村振兴调研里感受文化传承创新的魅力,于民族村落的实践互动中领悟民族团结与乡村振兴协同发展的真谛。这不仅是一次实践活动,更是一堂生动的思政大课。实践团将带着所见所感所悟,把在此行中获得的深刻认知转化为学习与工作的动力,继续在传承红色基因、推动文化发展、促进民族团结等方面积极作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让青春在新时代的广阔天地中绽放绚丽之花。


编  辑丨胡   娜
审  核丨王薇淇
编  委丨金   树
来  源丨昆明医科大学团委
投稿邮箱丨41549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