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财经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深入云南25个边境县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22日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云南财经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组织220余名研究生和本科生深入云南25个边境县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近日,云南财经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举行暑期“三下乡边疆筑梦・富民同行——在云岭发展路活动出征仪式。


紧扣国家战略,搭建“专业+思政”双驱模式


云南财经大学政管学院作为云南财经大学重点学院,依托财政税收、公共管理学科优势,聚焦云南“边疆、民族、山区、美丽省情,将三下乡实践与国家战略深度融合。本次实践以边疆振兴·青年担当为主题,明确覆盖云南25个边境县、解决实际问题、提升青年能力三大目标,搭建专业导师+思政辅导员双保障机制(每支队伍配备1名专业教师和1名辅导员)。云南财经大学政管学院党委书记王晓芬以“行走在边境线上的思政课”带队赴芒市、瑞丽做强做实“政领航”党建引领品牌,确保实践有深度、有温度、有效果。


关注乡村振兴,18支队伍覆盖25个边境县


18支实践队伍将由13名专业教师(含副教授以上职称10人)、9名辅导员带队,组织220名本科及研究生(其中本科占80%、研究生20%),深入云南25个边境县17个幸福村,围绕边疆治理、口岸经济、民族团结、红色文化四大核心主题开展调研服务。通过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注入科研动力,云南财经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三下乡”暨全国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之“财经报国 青年力行”实践团赴文山州马关县马额村、边境幸福村马洒村等地开展活动。


本次实践队伍共18支,覆盖芒市、瑞丽、腾冲、勐海、镇康、河口、盈江、保山、景洪等8个边境州()的25个边境县,其中12支队伍直接对接边境县和底边村。队伍构成以2023级学生为主体(占比65%),形成低年级参与体验、高年级主导攻坚的梯队培养模式。


AI+创新实践平台赋能,实现边疆发展与青年成长的双向奔赴


云南财经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在此次活动中首次引入人工智能技术辅助实践教学。云财小政AI辅导员于715日同步上线,这是云南财经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在辅导员工作建设方面的重要探索。该系统将为参与三下乡活动的学生提供智能化指导服务,对实践地的基本情况、活动设计师是等全程跟踪服务。同时通过专门的平台把青年对边疆的观察记录在系统,让学生主动奔向AI时代,以全新的工作方式,提供全方位的实践指导和支持推动实践从单向调研双向赋能升级。


学生纷纷表示:我们将把课堂所学转化为服务边疆的实干方案,用脚步丈量祖国边境线,以青年智慧助力云南高质量发展。本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是云南财经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我们希望通过专业+思政+AI的模式,让青年学生在边疆实践中读懂中国,用专业智慧解决边疆实际问题,为云南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编  辑丨张文静

责  编丨胡   娜

审  核丨王薇淇
编  委丨金   树
  丨云南财经大学团委
投稿邮箱丨4154951@163.com


相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