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赴文山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24日

为深入落实共青团中央“七彩假期”志愿服务项目,近日,云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益”起行青年志愿服务队赴云南省文山州广南县杨柳井乡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安全+美育+科创+健康+心理”五维融合课堂,为100余名留守儿童打造沉浸式成长体验。活动聚焦乡村振兴中青少年发展需求,以创新教育模式拓展乡村少年儿童视野,筑牢全面发展根基。实践团队根据当地留守儿童认知发展需求,设计特色化课程模块,实现素质教育多维覆盖。


image.png


赤心绘梦,童心向国。孩子们用国旗红、国徽金、“中国梦”为石膏娃娃上色,手绘“中国梦”主题石膏娃娃,实践团成员带孩子们“图打卡”34省地理名片,利用地理拼图游戏结合省份人文讲解,拓展乡村儿童视野,让孩子们写下最想去的地方和梦想的职业,用“梦想卡片”记录孩子们的纯真理想。用拼图拼接出“民族团结一家亲”的图案,以童声合唱《义勇军进行曲》传递爱国信念。


橙色安全课堂上,志愿者们用VR虚拟体验设备让山区儿童“沉浸式”感受科技魅力。以“危险的事情我不做”设置情景,结合社区周边环境,围绕交通、防溺水、防触电等为孩子们传授安全知识。金色劳动课堂上,孩子们齐诵《悯农》感悟农耕文化,参与劳动知识闯关比赛、阅读劳动类书籍结合主题征文,引导少年儿童树立“劳动最光荣”的价值观,孩子们天真朴素的话语传达出孩子对家庭劳动的观察与思考。绿色生态课堂上,实践团队用吸管搭建建筑的创意,激发孩子们的空间思维,以四色垃圾桶模型教学配合垃圾分类游戏,教孩子们掌握垃圾分类知识以及废物回收利用,引导孩子们践行环保理念。青色美育课堂上,志愿者们以环保水写布代替墨水材料指导孩子们练习书法,用彩泥精心制作“火箭”和“卫星”等航天模型,绘制“遨游太空”梦想画卷,激发孩子们的艺术创造力。实践团队还依托高校专业资源,将心理健康课程纳入服务体系,通过沙包投掷等团体游戏疏导留守儿童情感需求,实现“玩中学、学中悟”的教育闭环。


此次实践为孩子们点亮了探索世界、追求梦想的微光。未来云南民族大学将持续深化“五维融合”育人模式,将该项目推广至云南更多偏远地区,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


编  辑丨徐百利

责  编丨胡   娜

审  核丨王薇淇
编  委丨金   树
  丨云南民族大学团委
投稿邮箱丨4154951@163.com


相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