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师范学院“语润边疆”实践团创新推普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12日
为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近日,曲靖师范学院“语润边疆”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实践团深入云南边疆地区,以语言为纽带,谱写出新时代民族团结的动人乐章。团队创新“推普+”模式,让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边疆生根发芽,绽放出团结进步的绚丽之花。
实践团深入普洱市宁洱县、西双版纳州勐罕镇曼远村等地,开展“大手牵小手,推普共成长”活动。针对少数民族学生普通话学习难点,团队创新构建“三位一体”教学模式,有机融合语言训练、红色教育与文化传承。“四是四,十是十……”清脆的绕口令声在教室回荡。通过将《小英雄雨来》等红色故事融入教学,普通话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实践团成员张俊分享到:“红色故事不仅助力孩子们掌握普通话,更在潜移默化中传承红色基因。”
在那柯里茶马古道驿站、傣族曼远村,实践团根据村民实际需求,创新开设“移动课堂”。村口古树下、茶园垄埂间、傣家竹楼火塘旁,皆成天然教学点。 “以前卖茶叶要靠翻译,现在我能用标准的普通话通过直播平台介绍产品了。”茶农的喜悦溢于言表。普通话成为村民增收致富、融入发展的“新钥匙”。
在大渡岗万亩茶园,实践团与茶农深入交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在勐满镇一级联防所,成员们访谈联防队员,亲身体悟“巡边十公里,守土一辈子”的铮铮誓言;实践团沿着泥泞的山路跟随联防队员踏勘中老边境线35-1号界碑,记录“界碑旁的忠诚故事”,在沉浸式教育中将“小我”的青春奋斗融入“大我”的时代洪流。此外,实践团还在勐满口岸开展“口岸联普·丝路互通”边界研学活动,调研普通话推广对跨境文旅的促进作用,了解“一带一路”倡议下口岸发展现状,深切感受边疆的繁荣稳定。
七天的边疆实践,实践团助力千余名群众提升了普通话水平,探索出了“推普+红色教育”“推普+青少年语言文化素养”“推普+语言调研”等创新路径,不仅提升了当地群众的语言能力,更架起了民族团结“连心桥”。参与活动的老师谈到:“实践活动让我们深刻认识到推广普通话不仅是语言教学,更是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途径。”
如今,“语润边疆”的种子已在云岭大地播撒,未来,实践团将继续以语言为媒,用心浇灌民族团结之花,让石榴籽般的情谊在边疆结出更丰硕的果实。
责 编丨胡 娜 投稿邮箱丨41549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