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澜沧县委:志愿服务“融”出文旅新活力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3日

为进一步提升澜沧县文旅服务品质,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动员青年的优势,团澜沧县委立足实际,构建了“组织建设+精准培训+品牌打造+价值转化”四位一体的工作格局,确保文旅志愿服务“有队伍、有能力、有品牌、有实效”,以实际行动为澜沧文旅发展注入青春动能。


筑体系,强根基
实现“被动招募”到“主动集结”


依托“县、乡(镇)、村(社区)”三级团组织,成立县级文旅志愿服务总队,在重点乡镇、旅游村寨设立分队,构建起覆盖广泛、指挥灵活的组织体系。同时,积极联动澜沧县文旅局、澜沧县职业高级中学等单位,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面向社会广泛招募,重点吸纳返乡大学生、青年创业者、本地“非遗”传承人等,建立起一支既懂旅游服务、又熟知本地文化的复合型志愿者队伍。目前,澜沧县文旅志愿者超过50名,实现了从“零星参与”到“规模集结”的转变。


图片

精培训,增内功
实现“热情服务”到“专业引导”


围绕澜沧县情概况、旅游基础知识、拉祜族历史文化、应急救护、文明引导等内容,定制标准化培训课程,确保志愿者服务内容规范、准确。组织文旅志愿者深入老达保、景迈山等核心景区和文旅示范村,开展“情景式”实战演练,让志愿者在真实环境中熟悉流程、提升应变能力,实现从仅有服务热情到具备专业素养的跨越。


图片

创品牌,树形象
实现“分散活动”到“品牌引领”


选拔培养一批优秀青年志愿者,担任“拉祜文化青春讲解员”。他们不仅是景点的讲解者,更是民族文化的传播者,用青春的视角和语言,向游客生动讲述澜沧故事、拉祜故事,成为移动的“文化名片”。在春节、“十·一”国庆节、“葫芦节”等重大节庆和文旅活动期间,探索“节会青春护航”模式,提供秩序维护、线路引导、语言翻译、后勤保障等全方位服务,确保了各类活动的顺利举行。今年以来,累计解答游客咨询1200余人次,协助引导车辆300余辆,帮助寻找走失儿童、保管遗失物品等暖心事件12件。


图片

促融合,显价值
实现“单向服务”到“双向赋能”


将文旅志愿服务与文明城市创建、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志愿者在服务游客的同时,开展文明旅游宣传、环境卫生整治等活动,有效提升了城乡文明水平和游客体验,实现了服务文旅与服务社会的双赢。同时,引导文旅志愿者成为“家乡好物推荐官”,通过朋友圈、短视频等新媒体平台,宣传推介拉祜族手工艺品、生态茶叶、特色农产品等,并引导游客消费,助力乡村振兴,带动群众增收,探索出“志愿服务引流—文旅消费赋能—群众增收致富”的良性循环模式。


图片


下一步,团澜沧县委将继续深化“多元融合”模式,深挖本地独特的文化资源,将志愿服务与民族文化传承保护紧密结合,进一步动员广大青年为澜沧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让“志愿红”与“拉祜彩”在澜沧大地上交相辉映。


编  辑丨胡   

审  核丨石真灿

编  委丨金   树

来  源丨团澜沧县委

投稿邮箱丨41549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