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民族大学“青马工程”石榴红班开展“节气田间课堂”劳动体验活动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8日

近日,云南民族大学“青马工程”石榴红班的同学们和部分留学生代表如期走进呈贡区刘家营校外实践基地,开展“节气田间课堂”第四期——“霜降尝新米”劳动体验活动。同学们将前期种植、收割的水稻加工成米饼、饭团、风味粥等各色佳肴,在分享美食与文化的欢声笑语中,为本年度“岁时流转·节气育人”系列之“节气田间课堂”画上句号。


该系列活动由共青团云南民族大学委员会和云南民族大学教务处(课程中心)共同策划并组织,历时近半年,以二十四节气为时间轴,以水稻生长全程为时间线,从青秧初插到金谷归仓,从理论课堂走向实践田畴,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劳动教育实践。


image.png


第一、二期活动在立夏与处暑时节开展。田间地头留下同学们忙碌的身影,大家躬身学习水稻种植技巧,亲手完成插秧劳作,细致辨识并拔除田间杂草,完成从种植到管理的实践。同学们不仅掌握了基础农事技能,也让节气知识从书本走向田间,切身感悟“春争日,夏争时”“农时不等闲”的农谚智慧,深化了对农时规律的认识,为后续劳动教育活动的开展打下了扎实基础。


image.png


第三、四期活动分别在秋分和霜降时节开展。同学们按要领收割稻谷,采取机械与人工两种方式脱粒归仓。随后以小组为单位创意发挥,从掌勺烹饪到备料打下手,再到精心摆盘装点,大家各展所长。最终,豆粉糯米糍、皮蛋瘦肉粥、酥脆大米饼、传统米浆粑等佳肴摆满桌面。展示环节中,各小组分享食材选择、制作工序与风味巧思,一场跨越国界的味觉碰撞与文化交流温馨上演。在活动中,同学们完整体验了水稻从种植到加工的全链条,解锁大米制作的技能,也深刻理解“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

image.png

四期劳动体验活动构成完整的农事轮回。通过将传统节气文化与劳动实践深度融合,同学们在躬身体验中领悟自然规律,传承农耕智慧;既丰富了劳动教育的内涵,也让“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理念深植学子心中,更为培养全面发展的新时代青年探索出创新路径。


编  辑丨张文静

审  核丨王薇淇

编  委丨金   树

来  源丨云南民族大学团委

投稿邮箱丨41549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