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学院“国旗边疆行”点亮思政育人新路径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20日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推动爱国主义教育走深走实,普洱学院策划“国旗映边疆,初心铸担当——国旗边疆行”系列活动。普洱学院团委统筹“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两弹一星”精神宣讲团,协同开展沉浸式边疆教育与国家安全主题宣讲,以实践为笔书写思政育人新答卷,在边疆沃土播撒爱国种子。
中越老三国0号界碑前,普洱学院师生团队聆听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委党校教师讲述界碑承载的领土主权历史与戍边故事。由天安门地区管理委员会赠予普洱学院曾飘扬于天安门广场的五星红旗,在边疆晨风中缓缓展开,与象征国家主权的界碑同框,定格“国家意志照边疆”的震撼场景。在《义勇军进行曲》的激昂旋律中,全体人员齐声高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歌声回荡在边境群山。
“站在界碑前才懂国土神圣的重量,戍边故事让我明白青年该扛起护边责任。”普洱学院学生会代珏琳同学感慨;宣讲团蔡永冬同学也表示,界碑的温度让后续宣讲多了“亲身体会” 的厚度。两支团队在这一特殊“课堂”汲取力量,为服务边疆、开展宣讲积累鲜活素材,坚定“以青春护佑边疆”的使命自觉。
活动走进江城县曲水镇中心小学,“三下乡”团队以 “争做边境安全小卫士”为主题,通过情景互动、口诀游戏阐释国土、文化、社会、网络四大安全内涵,让“12339”举报电话等知识深入人心;“两弹一星”精神宣讲团以“收集能量瓶”为载体,将科学家精神转化为童真语言,生动讲述钱学森等人事迹。宣讲团成员伍丹宁同学说:“孩子们举着安全口诀卡片认真跟读的模样,让我懂了安全教育‘从娃娃抓起’的意义。”“我向国旗说句话”“国旗传递仪式”等活动,让爱国主义教育实现高校与中小学无缝衔接。

立足“国旗边疆行”实践成果,结合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要求,普洱学院团委紧扣前期实践感悟,从更高维度谋划下一步工作:一是打造特色思政宣讲品牌,整合边疆实践中的历史素材、精神内涵与安全知识,构建分学段、分群体的宣讲内容体系,组建专业化宣讲队伍并完善培训机制,通过“线下流动宣讲+线上云课堂”相结合的方式,推动边疆思政教育资源辐射更广区域;二是升级“三下乡”社会实践内涵,围绕边疆发展需求优化实践方向,聚焦国情调研、文化传承、教育帮扶、安全普及等核心领域设计品牌项目,健全“校地联动、院系协同、导师指导”的实践保障体系,强化实践成果转化与宣传推广,引导更多青年在服务边疆中锤炼本领;三是深化校地协同育人机制,加强与边疆地区教育部门、基层组织、文化单位的战略合作,搭建资源共享、需求对接、成果共建的育人平台,策划开展跨区域、多形式的爱国主义教育共建活动,完善青年参与边疆服务的长效激励机制,凝聚高校与地方协同推进思政育人、共护边疆发展的强大合力。
编 辑丨张文静
审 核丨王薇淇
编 委丨金 树
来 源丨普洱学院团委
投稿邮箱丨4154951@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