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普洱市委、普洱市青联开展“观城乡新貌、看身边变化”学习体验活动

发布时间:2019年09月17日

  为认真贯彻落实普洱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群众性宣传教育活动的安排部署,引导青年共抒爱国情怀、增进爱国情感、弘扬民族精神,9月9日至12日,共青团 普洱 市委、普洱市青联到澜沧县、西盟县、孟连县组织开展了 庆祝新中国成立 70周年“观城乡新貌、看身边变化”省、市青联委员学习体验活动 。 共青团普洱市委书记、普洱市青联副主席刀正强等 30余名省、市青联委员参加活动。
 

   

 

  在澜沧县娜登社区和勐允社区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委员们听取了澜沧县易地扶贫搬迁及农村环境治理等方面的做法和成效介绍。大家纷纷表示,通过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把原来居住在大山上的群众搬迁出来,老百姓住进了楼房、搬进了坝子,通过挪穷窝来拔穷根,彻底改变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边疆民族地区同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勐允社区,根据群众需求,青联委员为社区捐赠了两套音响,为社区开展文体活动提供便利。

 

   

 

  在西盟县博航组,委员们参观考察了安居房建设和佤族织锦、民族服饰、手工艺品等产业发展情况。委员们表示,西盟县依照自然风貌,突出民族文化特色,在安居房建设中做到既保持传统,又有时代新貌特色,并通过文化+旅游,文化+产业,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增加了老百姓收入,实现了通过文化扶贫,让当地百姓富裕起来幸福起来。

 

   

 

  在孟连县芒街村产业扶贫项目牛油果种植基地,委员们观摩了规模化种植牛油果创新扶贫开发模式。大家表示,孟连县把产业精准扶贫作为贫困农户稳定脱贫的关键和根本措施,立足当地发展实际,探索形成了“平台公司+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共同带动村级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建档立卡贫困户推进牛油果产业开发,创造了产业扶贫的新模式新机制。

 

   

 

  在学习体验活动中,委员们还参观了西盟县、孟连县脱贫攻坚纪实馆,孟连宣抚司署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深深感受到了无论是在660年前边地傣族刀氏土司团结各族人民守土固边的爱国主义情怀,还是如今普洱市各级干部群众可歌可泣的脱贫攻坚事迹和取得的非凡成绩,都体现出了长期以来普洱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一心一德,团结到底,誓为建设平等自由幸福的大家庭而奋斗的诤诤誓言。

 

   

 

  参观考察结束后,共青团普洱市委、 普洱市青联在孟连县召开了交流座谈会,共青团 普洱市委书记刀正强通报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普洱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委员们通过看变化、谈变化,畅谈学习体会,积极为地方发展出谋划策。委员们普遍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在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中,普洱大地发生了深刻的历史性巨变:一是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增强了;二是党员干部的作风变好了,开展群众工作的能力提升了,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了;三是群众文明素质提高了,村容村貌变美了;四是道路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和学校、村卫生室等公共服务设施明显改善了;五是广大群众发展产业的愿望和劲头更加强烈了;六是贫困地区好学上进、知识改变命运的氛围更加浓厚了,真正脱出了志气,脱出了内生动力,脱出了精气神。

 

   

 

  下步,共青团 普洱市委、 普洱市青联将推出系列青联委员谈发展变化主题宣传,并要求参加活动的每名青联委员要在本单位、本系统宣讲普洱的巨大发展变化不少于2场,积极传播青春正能量,以优异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